毕湘龙:从废墟中走来的《生命体》

2024-01-19 15:12: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曲亭霖

  大众网记者 曲亭霖 烟台报道

  在1861产业园一隅,木香袭人,从门缝中悄悄出走引人探秘。推开虚掩的门,这里便是毕湘龙的“玖木工房”。

  走进“玖木工房”,比起印象中木匠房、铁匠铺的形象,这里更像是一个堆积废品的仓库。由于创作需要大量的材料积累,于是创始人毕湘龙成了拆迁废墟和废品回收站的常客,“废品仓库”也因此诞生。

  “废品”也有生命力

  在毕湘龙眼中,每个物件就像有生命一样,像是一颗颗被拆分、撕碎、散落四处的生灵碎片。“慢慢寻找,慢慢收集,慢慢拼合,期待有朝一日能将它唤醒。不是我创造了它们,而是恢复了它们原有的样子。”毕湘龙说道,“有时我会借用一句广告语调侃说‘我们不创作雕塑,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生命体》系列(102x90x50cm)铝、不锈钢、木材、塑料

《生命体》系列(70x42x27cm)铸铁、木材

  在毕湘龙眼中,每个物件就像有生命一样,像是一颗颗被拆分、撕碎、散落四处的生灵碎片。“慢慢寻找,慢慢收集,慢慢拼合,期待有朝一日能将它唤醒。不是我创造了它们,而是恢复了它们原有的样子。”毕湘龙说道,“有时我会借用一句广告语调侃说‘我们不创作雕塑,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毕湘龙表示,自己雕塑语言的确立来源于少年时期天马行空的想象。一块云彩像不断变化的奔马,一段枯树像伸向天空的手臂……劈开的树桩,残垣断壁,总让自己联想到背后那些形成这些形态的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当把这些零碎的,残缺不全却充满张力的“残肢断臂”拼合在一起,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深深地吸引着自己,这也成为促使自己一直探寻下去的无穷动力。

《生命体》系列(57x46x38cm)铝、木材

《生命体》系列(45x55x27cm)金属

  探寻艺术背后的自然与真实

  记者问及《生命体系列》的创作初衷是什么?毕湘龙回答道:“第一个工业风的作品大约是从04年开始的,因为我喜欢淘弄点旧东西,就经常往废品站跑。看到那些锈迹斑斑、退下历史舞台的工业零部件,心里想着,不能就这样让这些时代的‘老功臣’们被埋没了。所以当时就想把它们收集起来,尽量保持原有造型和功能,让它们再次被世人发现和铭记。”

  如果说最初的创作是本着资源再利用的初衷,那么毕湘龙近几年《生命体系列》的创作,则更多的来源于对生态现状的有感而发。

  “人类大工业生产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资源也在飞速的消耗,取而代之的是海量的垃圾正在恶化生命的生存空间。地球上平均每天就有75个物种灭绝,下一秒消失的有可能就是我们身边曾熟知的动物,何时会是人类自己……”基于这种现实,毕湘龙产生了创作《生命体》系列的想法,他将生命有机体的残骸与无生命的工业废料结合在一起,试图表现生命与生存的无奈的抗争,更像是被侵害的生命体的自我救助,并以此引发人们对自然、生命的思考。

《生命体》系列(73x156x34cm)不锈钢、塑料、木材

  “《生命体系列》系列作品不使用传统的雕塑材料和手段,全部采用垃圾废弃物回收物资或家庭旧物作为材料,只做切割取舍,不做过度的加工和雕饰”,对于创作手法和材料选择上的考量,毕湘龙介绍道,“这样创作中不再产生新的污染和废料,尽量用最传统的木工榫卯工艺,钣金工艺,完全利用材料原有的形状、线条和质感,忽略细节,只采用大写意的方式,突出生命体的精神本质。”

  专注本心,推陈出新

  鲁迅在《藤野先生》中有一句“解剖学不是美术”,在毕湘龙看来,“美术应当也不是解剖学”。他用旧材料原本携带的创伤与疤痕,来借喻生命体所遭受的来自外部的伤害,如火烧、撞击、擦伤、扭曲等,这些在无意识下偶然形成的痕迹,有着无与伦比的自然与真实,是任何人为模仿都无法超越的,很容易让观者感知到生命体的痛苦进而产生共情,感同身受,促使人产生对自身、对生命、对环境、对生态的关注和思考。

  艺术作品中的美与丑皆反映了现实生活,毕湘龙用原本破旧的材料不加修饰,仅用大写意的方式突出了其作品的精神内涵,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既真实又自然,很容易引发观者的共鸣。

  “专注本心,推陈出新。”唯有放弃精准的细节表象,才能更有效地展示出事物内在的力量。谈及下一步创作打算,毕湘龙表示,自己将根植于现实,通过艺术引发大众关于环保等方面的思考,推出更多展现时代风貌、演绎大国工匠风范的作品。

  人物简介:毕湘龙,1972年出生,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工业美术设计专业,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山东省摄影家学会会员,烟台雕塑家协会副主席,玖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意设计总监,玖木工房创始人,致力于传统木艺在青少年中的教学推广工作。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