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慧慧
责任编辑:冯炜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李涛 报道
八月是不平凡的一月,德尔塔病毒在全国多个城市传播,烟台也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烟台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敢于向疫情亮剑,以最严要求、最实举措、最大努力、最足准备,坚决打赢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鲁渝卫生健康协作烟台医疗队身在2000公里以外的巫山县心系家乡,关注疫情变化,牵挂日夜工作的同事,很受感动。而巫山县临近县区也出现了疫情,巫山县疫情防控也严峻起来。鲁渝卫生健康协作烟台医疗队严格执行医院疫情防控及院感相关规定,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加强防护和病人筛查,随时听从当地协作单位派遣。除在本医疗单位坚守一线岗位外,多名队员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卫健委号召外出下乡参与疫苗接种,医疗保障等抗疫工作。
支医队长李涛在红椿土家族乡接种疫苗
鲁渝卫生健康协作烟台医疗队队长李涛
李涛是鲁渝卫生健康协作烟台医疗队队长,驻巫山县人民医院队员。巫山县红椿土家族乡是巫山县最偏僻海拔最高的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最高海拔2031米,平均海拔1500米,是巫山两个土家族乡之一,典型的高山气候和喀斯特地貌。红椿土家族乡常住人口仅有2000多人,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和老人较多。而且很多老人行动不便,居住在高山地区,地势险要,山路崎岖,不能到乡卫生院接种。
鲁渝卫生健康协作烟台医疗队与镇卫生院的医生只能下乡进村进家为老乡接种,做好医疗保障工作。高山气候多变,时而晴天,时而大雾,又时而倾盆大雨,使得原本就不好走的山路更加崎岖。救护车上不去的地方,医疗队就顺着山道爬上去。同一村的两户人家相隔非常远经常在不同的两座山上居住,下午经常要天黑才能返回乡卫生院。每个老乡注射疫苗后需要半小时的观察时间,医疗队成员就跟老乡们聊天普及慢性病常识,告诫他们按时吃药,调整药物,监测血压血糖等问题。8月17日—21日,医疗队队长李涛用5天的时间跋山涉水,早出晚归爬遍了辖瓦店、高炉、偏岩、大坪、红椿所有5个行政村,完成接种240余人次。
郭飞和陈永双进村接种疫苗
郭飞和陈永双是鲁渝卫生健康协作烟台医疗队驻巫峡镇中心卫生院队员。8月12日参加了巫峡镇中心卫生院组织的疫苗保障工作。早上准备好了隔离衣等一系列防护用品向着巫峡镇青山村出发,沿途山路崎岖经常看到因为滑坡掉下来的大大小小的落石,让本就不宽的路变得更加拥挤。路旁就是悬崖,高山山上却下起了雨,山上变得云雾缭绕,前方道路的能见度突然变得不足20米。在居委会门口,医疗队队员为排成长队的人民群众普及的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等,为每一位疫苗接种者测量血压,详细询问了既往史和有无过敏反应。队员们克服语言交流的困难,耐心地回答他们的提出的问题。留观期间,仔细观察着每一位接种者的情况,询问大家是否出现什么不适。中午12:30,接种工作已经全部结束留观期间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刘海彬入户为老乡接种疫苗
刘海彬是鲁渝卫生健康协作烟台医疗队驻骡坪镇中心卫生院队员,针对医院疫情防控人员短缺、刘海彬向骡坪镇卫生院卢立早院长主动提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经院长同意负责新冠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工作。巫山中医院负责骡坪镇卫生院的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因为路途较远,骡坪卫生院疫苗接种工作开展又较早,七点正式开始,巫山县中医院工作人员到岗前,早上七点至九点这段时间由刘海彬进行疫苗接种医疗保障,保证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为提高全民新冠疫苗接种率,刘海彬入户疫苗接种工作刘海彬和组内队友负责三个行政村疫苗接种,走进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及新冠疫苗接种知识宣教并进行现场疫苗接种工作。这三个村均处于偏远山区海拔较高、山路崎岖道路曲折,旁边就是悬崖绝壁、并且路上经常看到高山落石、危险和困难就在身边,刘海彬克服困难积极开展工作,加班加点不辞劳苦,圆满完成任务。
陆诗清在乡镇卫生院接种疫苗
陆诗清是鲁渝卫生健康协作烟台医疗队驻巫山县中医院队员。巫山县中医院内一科是抱龙镇的新冠防疫的后勤保障科室,为提高全民新冠疫苗接种率、经镇政府组织,抱龙镇卫生院安排进行全民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前期在抱龙镇卫生院进行疫苗保障服务,后期入户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为有接种意向但出行不便的群众进行入户疫苗接种工作,陆诗清和组内队友外出3天时间走进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及新冠疫苗接种知识宣教并进行现场疫苗接种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巫山乡镇自然环境的恶劣,但巫山人民精神追求高于物质追求的心境。在烟台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鲁渝卫生健康协作烟台医疗队迅速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工作、生活进入正轨。“我们由衷地为家乡人民送去深深的祝福,也请家乡人民放心,我们在巫山会努力工作,为鲁渝卫生协作作出应有的贡献!老乡们为我们山东医疗队员说的一声声谢谢和点赞,我们感到这份工作格外有价值,值得我们继续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李涛说。
初审编辑:刘慧慧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