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妍明
燕明宗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资料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妍明 通讯员 王冕 烟台报道
醉心于业务范围的拓展,热心于公益健康服务,在危急时刻冲锋在前,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 从医20余年,蓬莱中医医院脑病三科主任燕明宗始终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为己任,用行动诠释了这身白衣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
率先垂范 科室发展突飞猛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于燕明宗而言,学习和勤奋是他不断攀登的两大“法宝”。1998年本科毕业,四年的西医脑血管疾病学习,却机缘巧合地进入了中医医院,在他人看来或许是专业“不对口”,在燕明宗看来,这既是一场机遇也是一场挑战。
为了能在自身脑血管疾病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掌握中医方面的相关知识,燕明宗利用业余时间“恶补”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为了能够更加系统的学习,燕明宗自学考取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同时,进修神经内科相关知识。“起初,对于中医只有些基础的了解,通过深入学习发现了它的魅力所在,也从心底里热爱上它。”燕明宗说,当时,但凡是和临床相关的内容他都会主动学习,想方设法地记在脑子里。用他的话说是“勤能补拙”。
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是“半路出家”,但燕明宗在专业领域发展飞速,得到了医院和患者的普遍认可。2012年,燕明宗正式担任脑病三科主任,科室在他的带领下也实现跨越式发展。
“病床从最初的10张,扩张到如今的50张,科室医师力量不断加强,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由于脑血管疾病涵盖范围广,病种类型复杂,为了能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化的治疗,发挥医生的专业优势,燕明宗针对科室的发展方向和医生自身的特点,对科室专业进行细化。目前,科室在眩晕疾病的治疗、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以及帕金森症的治疗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当看到一例例疑难病症患者得以康复,一种种困扰患者已久的疾病得以治愈,于燕明宗而言,这就是作为医者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在燕明宗的带领下,脑病三科连续多年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同时在科研方面,获得过国家级优秀课题奖等诸多荣誉。
开展健康教育 赢得患者认可
脑血管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多加注意极有可能出现脑血管病。为此,燕明宗积极组织开展进社区、下乡等义诊活动,进行健康科普,提高人们对慢性病的认识,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我们在日常义诊和随访过程中发现,许多慢性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关注度不高,血糖血压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存在严重的健康隐患。”燕明宗告诉记者,作为医生,他有责任也有义务向大众传授健康知识,帮助大家守护自己的生命健康,即使他知道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但他义无反顾。
在医院,燕明宗会组织科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我们会结合典型病历和实用的防治方法,对患者进行宣教,一方面帮助患者预防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及早发现脑血管病的‘苗头’,及时干预治疗,减轻对患者的危害。”燕明宗说。
与此同时,他还和乡镇医院联合开展下乡筛查,对于发现人群中的慢性病患者,主动进行宣教和健康指导,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脑血管病患者出院后随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由于许多患者不会定期复查,电话随访也联系不上,燕明宗就自己开车去患者家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指导用药和康复措施。虽然效率低,但在他看来,不可或缺,可能正是因为他哪一次的随访,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截至目前,燕明宗已经走遍了蓬莱大大小小的乡镇,上门随访患者达到200余人,“我们希望,尽可能达到所有患者随访,不放弃每一个患者。”燕明宗坦言,过程中患者的需求和认可是他继续下去的动力,不管路途多长,多辛苦,他都会坚持做下去。
勇于担当责任 全家上阵抗击疫情
万众一心,抗击疫情,8月初,蓬莱区启动全员核酸检测,为筑牢生命健康保障线,燕明宗一家三口齐上阵,舍小家为大家。在这场战“疫”中他们是亲人,更是战友。
燕明宗和妻子李君梅都是蓬莱中医医院的医生,两人一直工作在医疗一线,蓬莱区全员核酸检测以来,他们主动请缨参加,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这次全员核酸检测,责任重,压力大,虽然医院已经派出第一梯队参与,科室也有医生24小时轮流值班,我们想也应该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有了想法就去行动,由科室主任组成的蓬莱中医医院核酸检测第二梯队组建完成,立即参与到核酸检测大军当中。
在父母的影响下,燕明宗的女儿燕晓宇主动报名参加抗疫志愿者,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录入数据等。“一家人一起并肩作战的感觉很幸福,看到孩子加入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无论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一名医生,都感觉十分的欣慰”
一家三口,舍小家为大家,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他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在燕明宗看来,他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医生对患者的关怀,党员对群众的关怀,他希望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把老百姓的健康保障好。
“一名医生要立足,要有爱心,有奉献精神,一个团队要发展,要有团结力,凝聚力,向心力。”燕明宗说,医生要活到老学到老,最新的知识,最好的方法给患者治疗,同时要加强年轻医生的培养,传承技术和理念,让更多患者获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妍明
醉心于业务范围的拓展,热心于公益健康服务,在危急时刻冲锋在前,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 从医20余年,蓬莱中医医院脑病三科主任燕明宗始终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为己任,用行动诠释了这身白衣所肩负的担当和使命。[详细]
22年医者之路,蓬莱人民医院骨二科副主任刘杰峰秉承着救死扶伤的职责和一颗敬畏生命的心,与病魔抗衡,与患者共情。在他看来,医学不是冰冷的手术刀,不是冷清的白墙,它是有温度、有情感的,他是医生与疾病战斗的满腔热血,他是医生与患者沟通时的温柔耐心。“患者选[详细]
有这样一群医生,他们每天接触最多的是机器、图像、报告,他们虽然不直接与病患打交道,却是一线临床医生做出诊断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他们是影像科医生。烟台市烟台山医院CT.MR室主任兼影像科大科主任张国伟告诉记者,作为影像科医生,他们要做好临床医生的“侦察兵[详细]
在同事眼里,她是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的产科主任;在患者心里,她是医术精湛的产科名医。她是汪群,福山区人民医院产科主任,一位在妇产科钻研了19年的优秀医师。[详细]
他们是中国医师,是白衣天使,是最美逆行者,是生命的延续者,也是健康的守护者。疫情面前,他们白衣执甲,逆向而行;疾病面前,他们争分夺秒,救死扶伤。在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致敬每一位中国医生,祝你们节日快乐。[详细]
作为一名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生,她先后经历过非典、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及肾综合征出血热等多次疫情。作为一名党员,她时刻保持临危不惧,冲锋在前,用责任与担当为患者撑起生命的蓝天。她是林玲,烟台市奇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