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妍明
责任编辑:冯炜程
汪群发的朋友圈
汪群(右二)在做手术
在同事眼里,她是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的产科主任;在患者心里,她是医术精湛的产科名医。她是汪群,福山区人民医院产科主任,一位在妇产科钻研了19年的优秀医师。
“刚毕业那会儿,在我面前有很多选择,但是觉得我还是适合手术科室,恰好福山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需要人手,我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妇产科。”汪群告诉记者,在2015年,医院单独成立了产科,她也成为了产科的“掌门人”。
“都说‘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但在我看来,产科是个很幸福的科室,我们每天都会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这种幸福是别的科室都无法感受到的。”汪群说,一个手术台上肩负着两条生命,所以自己更需要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马虎。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汪群利用业余时间多次到省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引进、推广、应用产科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业务。作为科室负责人,汪群对全科工作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注重医、教、研结合,采取传、帮、带的示教和指导方法,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视为科室工作的重中之重,造就了一支技术过硬的产科医疗团队。在她的带领下,福山区人民医院产科逐渐赢得了“质量高、服务好”的优良口碑,许多人慕名而来。
汪群(右一)参与专家义诊
汪群对百姓进行健康知识讲座
2021年6月16日,汪群作为福山区人民医院第三批开展东西扶贫协助工作的医务人员,与同事一起奔赴重庆巫山县大昌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为期半年的扶贫支医工作。
“作为一名医生,有更需要我的地方,就一定要去的。”在得知此次扶贫支医需要一名产科医师时,汪群没有丝毫顾虑第一个报了名。“家人都很支持我,我是一名医生,就应该承担起医生的职责。”汪群说,她把年迈的母亲托付给哥哥嫂子,把两个孩子交代给丈夫,毅然踏上了去巫山的路。
在重庆巫山县大昌镇中心卫生院,汪群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克服艰苦的条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当地百姓提供专业、优质的诊疗服务。“说实话,这边的工作相比较于医院比较少,但我总想尽最大努力为他们留下点什么,希望四个月后我们离开了,但医疗技术都能留下。”汪群告诉记者,因为与当地百姓语言不同,往往一个问题她要解释几遍甚至十几遍,无论是坐诊还是下乡开展义诊,忙碌一天下来的常态就是精疲力尽、口干舌燥。但尽管疲惫不堪,汪群却一直“乐在其中”。
“支医的这几个月更是能体会到基层医务人员的辛苦,就希望自己在有限的支医时间里,带动当地卫生院妇产科的发展,做出点实实在在的贡献。”汪群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在她的宣教下,不少村民都到卫生院接受了不同项目的检查,还有的主动要求住院治疗。
对患者尽心尽力,对工作精益求精,汪群把自己最多的精力都交给了医疗事业,对家人,她总觉得自己亏欠的太多。“老妈肾病加阿尔茨,但有时和你说的话感觉一点不糊涂。今天和她视频,她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说还有四个半月,她说怎么还不让回家看看,然后就唱起来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我和她讲现在有疫情,不能出不能进。她说你和领导说说,谁还没有个妈?”前几天,汪群在朋友圈里写下自己的感触,她说缺失的陪伴无法弥补,但正是家人的理解、鼓励和大力支持,让她无愧于“医生”这个称呼。
“工作多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微不足道,离先进水平和群众要求还差得很远。”汪群说,只有不断努力,勇攀医学高峰,才能对得起身上这件白衣。
初审编辑:刘妍明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