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周军
大众网·海报新闻通讯员 卢鹏 烟台报道
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没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而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必须要有一支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
2020年12月,烟台市牢牢把握优势资源,抢抓发展机遇,在山东省率先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拉开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序幕。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烟台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创新了教师培训模式,使大规模个性化教师能力提升成为可能。提高教师素质就是提高教育竞争力,作为一项全员教师培训项目,能力提升工程2.0的推进成效,将会成为影响区市或城乡教育发展水平产生差距的重要因素。”烟台市教育局局长蔡润圃这样说。
当前,全市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已经调动起来,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内生动力正在形成,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正在悄然发生。烟台市工程推进模式得到教育部专家组高度评价,案例在全国层面推广宣传并先后为重庆、吉林、新疆等省市提供经验介绍。
典型引领释放发挥优势效应
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是环渤海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内重要节点城市、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海滨城市、“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建设港口城市,也是蝉联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的唯一地级市。作为胶东半岛一颗璀璨的明珠,烟台教育信息化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烟台市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立足城乡均衡发展,坚持区域整体推进,创设构建了移动泛在的信息化应用环境,搭建构筑了覆盖城乡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普及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创客教育实践,打造形成了区域一体化的视频教研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先后完成全国教育装备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建设任务,2020年8月,成功获批“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
科学筹划谋篇布局项目启动
为推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扎实落地,烟台市紧紧围绕“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管理。市县两级充分整合了师训、教研、电教部门力量,成立了以教育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工程办公室,具体负责工程组织实施。组织机构的健全与完善,为工程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专项支持。年初,在市级教师培训经费中争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学校管理团队培训、培训指导团队培训和教师全员校本研修三个关键项目,同时,又向各区市拨付专项资金50余万元,采购《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助力丛书》15000余册,支持全市学校和教师开展专业化学习。三是实行挂图作战,全面启动。全市工程以“全面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为切入点,市级带头、区县跟进,分批次举行能力提升工程2.0启动仪式,先后举办专题培训18场,累计培训校长、教师超过3000余人次。鲁东大学实验小学在芝罘区率先召开启动会议,以专项课题为实施路径,以微能力点为抓手,全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莱山区第九小学校长曹炳珍明确“实施信息化教学,为课程赋予生命温度”发展愿景,校内采取“团结一致选点、混合方式研磨”线上线下研修实践模式。
纵横结合配优建强专家团队
为保障工程高质量推进,烟台市依托地方高校、教科研、电教、师训等机构专家和市级教育领军人才、省特级教师等人才资源优势,遴选组建了一支由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烟台名师等教育领军人才为主体的“素质好、教学优、懂技术、会应用、善指导”的市级培训指导团队,按照“纵横结合”的网格化交叉协作指导模式,分设政策研究组、课题指导组、学科指导组、技术指导组和宣传推广组,联合研制项目规划、参与监测评估,负责学校管理团队培训、调研诊断、教师培训和实践应用指导等工作。
“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2.0是惠及千万教师和学生的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大工程,是服务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措施,幸运能置身其中,唯有“驰而不息肯学习 行到深处是坚持”才能不负此项工程。”市专家组副组长、山东省电教工作先进个人、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海珍,谈到他眼中的能力提升工程2.0时这样说。
为保持专家团队的先进性与示范性,烟台市建立完善市级专家团队动态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工程需要,结合个人表现,定期开展阶段性更新补充。
试点先行辐射带动全域推进
烟台市本着“区域全覆盖、体现差异化”的原则,在山东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烟台市“十四五”规划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课题学校、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试点学校中,遴选了125所改革发展意愿强烈、具有代表性的城乡学校作为能力提升工程2.0市级试点学校,按照“市级统筹,市县共建”的原则,通过组织专家入校指导、现场答疑解惑和学校管理团队培训等方式,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新模式,为各区市打造了一批可提供经验支持的“样板间”。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是作为省示范点校之一,率先垂范、主动作为,从校级、教研组、备课组三个层面同步推进,形成了“骨干引领、学科联动、教师选学、团队互动、整体提升”的校本研修新模式。学校的整校推进策略得到华东师大与省项目办的高度评价,典型经验在全国2.0公众号展播。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立足“全员联动”的校本研修,聚焦“减负增效”的课堂应用,从“规划、培训、实践、评价”四个维度开展探索实践,构建“行知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四抓四促四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新样态。
烟台市充分发挥4所省级试点学校起步早、起点高、进展快的资源优势,先后多次安排他们在各类培训和推进会上做经验分享,进一步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推动工程实施提供了典型示范。
精准指导抓牢校本应用考核
为有效指导全市学校推进工程实施,市教育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组织市级专家组成政策研究组,结合学校实际,以“过程考核+成果考核”为导向,遵循“应用驱动、精准测评、以评促用”的原则,研究制定出台《整校推进绩效考核细则》和《校本应用考核要点》。“在《细则》制定过程中,遵循全面、具体、适切、可操作的原则,围绕‘规划设计’‘校本研修’‘考核评价’‘融合创新’4个一级指标,细化制定了‘规划编制’等9个二级指标、‘团队建设’等29个三级指标,目的主要是为了以考核抓落实,对各学校工程的组织实施给予方向引领和方法指导。”蔡润圃说。
这样以来,既在全市范围内统一了步调,使各区市、各学校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又极大缓解了区市和学校的政策研究压力,以实际行动为区市和学校减负降压、提质增效,为“整市推进”模式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聚焦双课,深度萃取研训成果
牢牢把握“基于课堂”“应用驱动”两个关键词,从“双课”入手,烟台市加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成果萃取。
关于“课例”,主要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突出教师微能力点的学以致用”为核心,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课堂评比标准,通过开展全员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精心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课例,为下步工程萃取成果奠定基础。
关于“课题”,树立“技术融合课堂”的理念,突出校本研修在教师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按照“课题引领”的思路,专门设立了能力提升工程2.0烟台市“十四五”专项规划课题。经学校申报、区市推荐、市级评选,最终确定50个专项课题予以立项。同时,鼓励全市学校立足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围绕学校发展愿景,积极开展校内微课题研究,推动工程走向深入。
强化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为深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优秀案例,及时做好典型经验的凝练与推广,烟台市先后多次在《烟台日报》、“烟台教育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等融媒体发布能力提升工程2.0专题工作动态和信息报道等。为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烟台市工程办还专门创建了“烟台能力提升工程”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政策文件、区市工程进展和学校实施策略等讯息,不仅对工程实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也激发了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了日趋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提高了工程的社会关注度和美誉度。
“2022年,能力提升工程2.0即将收官,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永远‘在路上’。烟台市将继续保持勇立潮头、奋发进取的积极姿态,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坚实迈出每一步。”蔡润圃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