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乐队:艺术与科技的和鸣

2019-06-23 11:25:0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 李佳音

  提到近年来火热的机器人,大众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多是科技节目中高精尖的工业机器人,或是生活中替代人类劳动的服务型机器人,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开始探讨机器人在艺术领域的前景和可能性。

  墨甲乐队

  机器人能否表达情感?机器人会进入人类所擅长的艺术领域吗?未来,机器人与人将是怎样的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请跟随笔者一起走进清华大学,第一支中国风机器人乐队——墨甲将会为人们答疑解惑。

  这支乐队由三位机器人乐师组成,这三位以北斗七星中三颗星宿命名,乐手——玉衡、瑶光和开阳分别演奏竹笛、箜篌、排鼓这三种中国传统乐器:竹笛飘逸婉转、箜篌灵动柔美、排鼓热烈激昂。乐器的特质也恰好与演奏者的个性相得益彰:玉衡手持竹笛,遗世独立,仿佛再现竹林七贤的魏晋时代才子风骨,潇洒出尘;瑶光素手“弹”箜篌,温婉柔美,与箜篌清泉般的声音不谋而合;开阳的四只手臂让它能最大限度地用鼓声表达自己的激昂,如古时乐场中满怀激情、热烈奔放的豪迈少年。

  这些拥有东方神韵的机器人来自何处?什么样的人怀着怎样的情怀设计、塑造了它们?

  近几年,机器人的情感化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重点,机器人艺术是近些年在国外逐渐兴起的全新艺术形态。项目的发起人和总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米海鹏学生时代在日本有过相关的项目经历,那时候起,塑造具备中国文化特色艺术机器人的想法,就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关于机器人的传说,比如木牛流马的传说,那个时候被称之为偃甲,或者机关人、机关术等等,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在这方面就有很高的造诣,墨家是古代最重视工程技术的一个学派,既有非攻兼爱的道义纲领,亦有机械设计的精密计算,试图用一种科技理性的方式去实现社会救赎。这是我们‘墨甲’乐队的名字由来,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灵感。创造新的文化符号需要去吸收我们自己的文化,再把它表达出来,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米海鹏说。

  乐队缘起

  笔者非常有幸能够以“墨甲”作为毕业设计为硕士3年的学习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最初选择这一方向是因为老师问了我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在你的心里,中国的机器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开始了沉思。后来做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机器人,就成为老师和我的初心,也是墨甲乐队的缘起。当时感觉这个项目将成为自己人生中重要的经历和财富。

  这个美好的初衷破土、萌芽,并吸引着越来越多有同样志向的专业人士加入,负责造型结构设计的清华大学雕塑系博士生张升化,之前就擅长使用木材制造动态雕塑,并独立做过吹埙机器人的研究。他的加入使“墨甲”由一个个图纸上的构想落实到了具备真实形体和质感的形象。

  随后,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的作曲家胡骁阳也受邀担任了乐队的音乐制作人。作为中国文化内核的体现,技术和造型固然重要,音乐的作曲编曲必须具备原创性,并与机器人的演奏特点相结合。胡骁阳老师对这种全新的音乐表达形式有浓厚的兴趣,并期待着机器人能够赋予民族音乐新的活力。

  技术开发的总负责人、清华大学博士胡天健,在见到玉衡之前,是一个标准的理工男,直到玉衡缓缓抬起手臂做了一个准备吹奏笛子的动作,其动作的缓和与优美忽然在一瞬间触动了他,他在那一刹那感受到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动人之处。“把这种感动带给更多人,这成了我接下来工作的极大动力。”胡天健说。

  “琴瑟和鸣”

  这三个取自北斗七星的名字,是经过反复琢磨才敲定的。“我们在取名上非常谨慎,参考了很多传统文化中的典故、诗句、名称等等,最后想到了北斗七星中这三个名字。而且机器人第一次吹的曲目就是‘小星星’。”玉衡、瑶光、开阳这三个含义的名字便由此而来,团队所有人都觉得特别恰当,一致通过。

  “墨甲”背后还有许多人为之付出心血,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的姚智皓和孙启瑞作为技术人员也和机器人一起成长着,负责机器人平面包装设计的鲁晓薇在不断地提炼“墨甲”的品牌文化;为玉衡、瑶光和开阳设计演出服装的是清华大学染服系博士生毕然;墨甲的第一场演出《墨甲幻音》的多媒体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之纲老师的团队打造,演员同样来自未来实验室。

  在日复一日的埋头工作、调试、修改中,三位机器人秀美的相貌、动听的乐曲、优美的名字、合身的服饰都一一成形——“墨甲”正式诞生了。

  这是一次文化、科技与艺术的琴瑟和鸣,是东方美学在科技领域的探索与创新。机器人乐师衣袂飘飘,各具风姿,或愤然而鼓,或悠悠以奏。当久违而熟悉的“中国声音”激荡于耳边,我们感受到的是东方意境的无穷韵味,是工匠精神的现代诠释。3位机器人乐手像是从古老的传说中复活,在天地悠悠间屹然独立,从过去走来,经历过岁月洗礼,现在又用全新的音乐形式向我们传达柔情,带着我们去未来一探究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