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5月18日,受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组织者之邀,上海民族乐团《共同家园》音乐会今晚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上演。世界众多民族的古老乐器汇聚在这场音乐会中,从音乐层面显示出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魅力,而多组不同民族乐器通过音乐“对话”所创造的前所未有的瑰丽与震撼,又显示出人类文明包容性的伟大。
中国民乐置于“世界音乐”语境
本次演出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文化展演剧目及第十九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也是《共同家园》音乐现场自2018年11月上海首演以来,首度走进首都、走进高校与北京观众见面。
音乐会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依托“天地人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创新性地将中国民族音乐与五大洲多种代表性音乐有机融合,以《万物之源》《文明之光》《和合相谐》《共同家园》四个篇章,分别展现人类起源、文明发展、社会变迁、世界融合的发展历程,呼吁全人类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地球家园。
这样的艺术题材和创作主旨,恰与“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亚文会主题形成美妙呼应,作为亚洲文明周亚洲文化展演参演剧目,以海派民乐的声音抒发“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的美好愿景。
在音乐风格方面,《共同家园》尝试突破传统的“民乐”定义,将中国民乐置于“世界音乐”语境之中。这样的创作视角,为整台音乐会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演出现场,竹笛、二胡、琵琶等观众熟悉的中国民族乐器,与来自五大洲的世界民族乐器碰撞出全然不同的音乐体验。
在一首首精心编创、风格多样的原创曲目中,观众既能欣赏到尺八、亚美尼亚管、南亚塔布拉鼓苍茫的远古之音,亦可感受手碟、电声乐队等现代乐器的时尚气质,更能在二胡与马头琴、琵琶与西班牙吉他、阮族与俄罗斯三角琴乐队的深情对话中,体会世界各民族音乐多元交融、兼容并蓄的和谐之美。而国际音乐大师谭盾的民族管弦乐作品《风与鸟的密语》,则创造性地将民族管弦乐队与手机这一极具象征意义当代符号交相互动,新颖表现形式带来耐人寻味的音乐感受。
9月将登陆国家大剧院
丰富的舞台呈现方式,亦是本场演出的一大亮点。有别于一般音乐会演出,《共同家园》音乐现场巧妙地将多媒体技术与音乐相结合,营造生动立体、美轮美奂的视觉体验。空灵浩瀚的宇宙幻境、四大文明古国的人文奇景、蓬勃瑰丽的时代气象,于LED大屏及冰屏一一呈现,绚丽丰富的视觉影像与风格多样的音乐语言相辅相成,将共同编织出不一样的民乐印象。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共同家园》音乐现场是乐团在海派民乐当代化创作道路上的最新成果,我们期待,通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碰撞交融、相互共鸣,让中国民乐在推动世界音乐的融合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共同家园》音乐会还将于5月21日上演于中共中央党校,并将于今年9月登陆国家大剧院,将海派民乐的声音再次奉献给北京观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