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音弦歌
来源:文艺报 编辑:刘 祯 2018-12-02 11:37:00
——写在跨界艺术《琴芳梅兰》之前
“琴芳梅兰”是一种创新性的艺术组合,以梅派唱段结合古琴之伴奏,让两种“雅音”跨界碰撞,相互交流,进而融汇,彼此映衬,以创造性的转换方式,让传统艺术在新的艺术语汇中,获得充满东方情韵的盎然生机。
古琴是中国古代高雅艺术的象征,乃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其音清静远古,淡恬逸雅,清风入弦,绝去炎嚣,尤为性灵。古琴之音,最能与人音相协,与肉声相应,早在尧舜时代,便已成为朝会、祭礼的主要乐器。诗以弦歌之风雅,成为一种传统,流淌在中国的艺术血脉中。抚琴吟咏,字字欸乃,句句依声,声中求静。虚静之处,雪其躁气,释其竞心,扫尽炎嚣,归于大雅。
中国之戏曲声腔,自明代嘉靖曲家魏良辅创辟昆山水磨腔以来,转喉押调,细腻婉转,气无烟火。尤其清唱,有别于戏场之锣鼓喧嚣,以“一拍一箫一寸管”为主要伴奏乐器,犹如魏良辅所言:“箫管以尺工俪词曲,犹琴之勾剔以度诗歌也”,昆曲与琴歌,均有以“静”、“和”为美的音乐属性。
梅兰芳创造的梅派唱腔,练音咬字,一字不苟,行腔圆润,珠喉婉转,时常声到尾处,自有旋折,宛如游龙;其拔尖之音,紧峭高亮,浑然有力,加之娴习昆曲,刚柔浓淡之间,极委婉纡徐之致,甜而不媚,稳重匀圆,尤显雅质。民国就有文人用古琴之大雅之音,比喻梅兰芳的唱腔:
玉样容颜珠样神,西山爽气得来真。不妨太古琴声作,弦外听音自有人。
梅兰芳天生具有一种创造美的能力,当他翘起脚尖,水袖一掷,音发遏云之声,舞动惊鸿之态,便能构出中国舞台“写意”式的典雅图景。其表演于细腻之中,佐以典雅,补以和缓,恰与古琴的中正平和之气韵,亮采润圆之音声,有一脉相通之处。
皮簧声腔,高亢尖锐,历来以笛子、唢呐、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琴芳梅兰”则打破戏场伴奏的惯例,选取《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太真外传》《洛神》四出剧目的五段经典唱腔,经过重新编曲打谱,用琴、笛、箫伴奏,京剧清唱,再辅以小幅度的身段表演,通过文化讲解的方式,让两种“典雅”的声音艺术相互融合,碰撞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梅派唱腔音色圆润细腻,旋律线条丰富柔韧,古琴音色清丽而静,和润而远。以低音之低回孤高衬托高音之清艳婉转,产生出一种缓慢而宁静的声韵,弦与指合,指与腔合,腔与意合。古琴一勾一剔之间,发音正直和雅;一吟一猱之际,展现转喉行腔;一度一候之内,章句俨然分明。琴音与梅派唱腔,形成一种张力,彼此制约,却空间无限;紧张勾连,又圆融无碍。在缓慢悠长的节律中,凝神屏气,或许听者可用听觉触碰到每一个音符的细节,把玩音与音的关系,体味声腔生成—持续—消失的过程,在声音赋予的时间与空间,可绽放,可无限,可深远,可获得。
琴歌寂静处,游思缥缈于无穷,洁身于天壤,旷志于物外,不可捉摸,却唾手可得,每一处细节,都跳动着自己的光影,或许这就是艺术的风雅意趣。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