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我爱这土地》得到“最完整演绎”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吴桐   2018-05-27 10:53:00   作者:吴桐

  “轮椅”似乎成了廖昌永的魔咒。前晚,他又一次坐在轮椅上登台“上海之春”。一年前的“上海之春”,同样是在上交演艺厅,同样是“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独唱音乐会,同样是和钢琴家孙颖迪合作,同样是绑着支架的右腿,历史好像重演了一遍。

  这次意外是因为一个月前的一次户外夜跑,夜跑是为了减重,减重是为了出演上海音乐学院原创歌剧《贺绿汀》。没料到途中碰上块大石头,廖昌永的右腿和右手都受了伤。伤势不轻,医生嘱他安心静养。但出于信誉,也出于对中国艺术歌曲的热爱,他再次选择在轮椅上歌唱。明年“上海之春”,廖昌永还要把“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音乐会办下去,到那个时候,“轮椅”魔咒能被打破吗?廖昌永笑着说:“明年4月一整月,一定好好保护自己,再也不敢跑步了。”

  他的歌声可以入画

  上交演艺厅只有400个座位,根本不够坐,廖昌永的学生们就席地围坐在舞台四周,像是在听一堂课,又像是要把他“脆弱的右腿”保护起来。从陆在易的《桥》《家》《盼》开始,每首唱罢,都是满场热烈的回响。当最后一曲《我爱这土地》唱完,廖昌永激动地支撑起身体从轮椅中站起来,加演了一首《祖国,我慈祥的母亲》。坐在周围的学生们也跟着他深情地唱起来,动人的歌声久久回荡。在满场掌声和欢呼声中,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在学生们的簇拥中离开舞台。

  一到后台,廖昌永16岁的女儿给了爸爸一个大大的拥抱。身为“00后”,女儿对中国艺术歌曲非常喜欢。正在学习钢琴的她希望未来能和爸爸同台演出,为他伴奏。

  廖昌永还有不少年轻的忠实观众,20出头的小伙子冀望从初中就开始听廖昌永唱歌。“这场唱得太好了,如春蚕吐丝,如高山坠石。不愧是‘亚洲第一男中音’。”冀望如今在中国美院学习中国画,在他看来,音乐和绘画是相通的,廖昌永的歌声足以入画。

  《我爱这土地》让他忆起周小燕

  《我爱这土地》由“音乐诗人”陆在易根据艾青1938年所作的同名诗歌谱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首作品时长7分多钟,钢琴伴奏十分考究,演唱难度也非常高。陆在易对廖昌永当晚的演绎大加赞赏。要知道,得到挑剔严谨的陆在易的夸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陆在易说,这是《我爱这土地》自2001年创作以来“最完整的一次演绎”。这首歌唱完后还有一段精致的钢琴尾奏,但在以往的表演中,高音一唱完,观众就迫不及待地鼓掌,伴奏一慌乱,便草草了事。此次演出前,陆在易特地叮嘱廖昌永和孙颖迪,一定要忍住,即使观众鼓掌,也要一丝不苟坚持演完。这一次,直到钢琴尾奏弹毕,观众席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让歌声和钢琴的二重奏得以首次完美呈现。

  晚上10时,来后台祝贺的人群将要散尽时,廖昌永仍然沉浸在《我爱这土地》的旋律中。他说:“这首歌让我想起好多帮助过我的人,包括已经去世的周小燕先生。我当年之所以选择留在国内,也是因为当时周老师说,国内的观众也需要像你这样优秀的音乐家。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我扎根这片土地,不断吸收这片土地的养料,也深情歌唱这片土地。”

  推动艺术歌曲走向世界

  多年以前,廖昌永就开始着眼于“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的梳理。在上海音乐学院,一个包含理论家、作曲家、歌唱家和钢琴家的团队被组建起来,专注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开音乐会、录制唱片、编纂专著,他一样不落,为演唱提供可靠的范本,也填补学术研究的空白,推动中国艺术歌曲“经典化”。

  去年“上海之春”,廖昌永以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开场,一连唱了17首上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艺术歌曲,那是“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的首场音乐会。今年,“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第二场,特别聚焦“海上乐派”作曲家的作品。除了陆在易的作品,还有丁善德的《槐花几时开》和桑彤《天下黄河十八弯》等作品。廖昌永说:“这些作品都是向传统学习、向民族音乐学习的作品。只有扎根这片土地,才能创作出有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中国音乐作品。”明年的第三场音乐会,廖昌永计划演唱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冼星海的《黄河颂》等1949年前的爱国歌曲,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廖昌永的远大目标,是推动中国艺术歌曲走向世界,“不仅要成为中国的经典,也要成为世界的经典”。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