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畔中国》:一场民族音乐文化盛宴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刘杨 2017-04-09 10:32:00
在以流行音乐为主的音乐综艺节目呈霸屏之势的情况下,正在安徽卫视播出的大型音乐竞唱节目《耳畔中国》却另辟蹊径,专注于民族音乐。节目在保持歌曲原有韵味和审美取向的基础上,用创新的艺术形式和多样的流行元素进行包装演绎,用符合当下观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审美诉求的方式传承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用“中国风”为音乐节目开辟了新的探索空间。
民歌是指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多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愿望。从《诗经》的风雅颂到西汉乐府,从号子、山歌到小调,中国这片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文化沃土上培育出了支系复杂、种类繁多的民歌艺术,堪称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耳畔中国》的竞唱曲目全部从100首经典民歌曲库中选取,既有《一对对鸳鸯水上漂》《思情鬼歌》等缠绵悱恻、互诉爱慕的民风“情歌”,也有《人说山西好风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地方民歌,还有《沂蒙颂》《北京的金山上》等红色歌曲,力图用经典唤醒深藏于观众心中的民族文化基因。
节目不仅请来歌唱家蔡国庆担任“耳畔召集人”,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以及歌唱家阎维文、雷佳等专业人士坐镇评委席,节目音乐总监、被誉为中国“音乐魔法师”的捞仔领衔的专业乐队担纲现场演奏及制作,以确保节目音乐呈现的高水准,还力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教授郦波担任观察员,现场为观众讲解每首参赛歌曲创作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渊源,让观众在陶醉于纯正的中国风音乐的同时,还能细品音乐的象外之象、意外之意、韵外之致。
无论是青海花儿、陕北民歌,还是川江号子、彝族歌舞,每种民歌都与某个地域的独特文化紧密相连。《耳畔中国》中来自蒙古族、达斡尔族、朝鲜族、藏族等多民族的歌者们,仿佛一个个律动的地域文化符号,身着或简约大方或华丽隆重的民族特色服饰,倾情演绎着颇具特色的音乐作品。他们当中,最小的是“95后”。这种年轻一代出于对民族音乐的热爱而登上竞唱舞台,展示自己独有风采的事例,正体现了民族音乐和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承、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耳畔中国》并非是一次简单的音乐竞唱,而是对来自中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音乐力量的集中巡礼。
现在的民歌多是由原生态的民族音乐经过音乐人规范编曲、修饰润色演变而来。这种继承与创新,正是经典的中国风音乐虽流传多年却依然充满生命活力的原因所在。参与《耳畔中国》的歌者和音乐人既有专业院校、剧团的优秀人才,也有来自民间的民歌高人。他们有的采用学院派的发声方式,也有的仍然保持着来源于劳动生活体验的原生态本嗓发音。每个人在编曲和演唱的过程中,又因自身经历或对歌曲的理解不同,形成了多样的音乐风格。为了在舞台上充分发挥歌曲的魅力,参赛选手及音乐团队在舞台呈现方面也做足了功夫,将音乐与电视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有机结合,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性。节目塑造了一群有热情、有想法,志在发扬民族音乐文化,在深耕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锐意创新的歌者群像。正如耳畔观察员郦波在节目中盛赞“哈萨日”组合融合多民族音乐元素的想法时说的那样,这种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正是中华文明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近日,《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文化类节目引发了受众的如潮好评,充分说明社会各界对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呈现内容的综艺节目具有强烈的欣赏需求。而民歌作为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智慧结晶,即使在流行音乐当道的今天,也应当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这种背景下,《耳畔中国》让民歌尽收耳畔,让世界聆听中国,正好体现了电视从业者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