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同宗同源的德累斯顿之声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老 许   2016-11-11 10:48:00   作者:老 许

  过去几年,“德累斯顿之声”在中国名声鹊起,成为德国音乐在国内音乐厅的独家代言人。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经常性的到访,让乐迷渐渐习惯了那种透明、圆融、绵厚的音色,无论是蒂勒曼,还是郑明勋,乐团那种对德奥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晚期作品的熟稔驾驭让人印象深刻。

  然而在国家管弦乐团耀眼的光芒下,另一支来自萨克斯州首府的德累斯顿爱乐乐团却被人们忽视,除了少数对老牌东德指挥家赫伯特-凯格尔传奇录音痴迷的乐迷外,恐怕没有多少中国观众聆听过他们的演出或唱片,也不知道前东德指挥巨匠库特-桑德灵的儿子米歇尔-桑德灵正在领导这支乐团。

  10月28日,德累斯顿爱乐首次登上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带来了一套标准的德国曲目:韦伯、舒曼以及勃拉姆斯。几乎没有任何游弋,从韦伯的《欧丽安特》序曲伊始,乐团那种德国乐队特有的纯净音色便呼之欲出,高度和谐、灵敏的合奏令人为之一振,那种对音乐纹理的细微刻画,与几日来连续在北京登台的莫斯科柴科夫斯基交响乐团粗犷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此后法国钢琴家大卫-弗雷带来了别致而极具诗意的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在充满歌唱性的第一乐章,弗雷的演奏有着肖邦式的热忱抒情,并不时流出细密的光感颗粒和精致的琶音,与目光形成悦耳的勾连。第二乐章,他隐藏在管弦乐丰厚的肌体中,以非德国式的深厚触键与乐团组成了明丽爽朗的对话,并稳妥地在那个以独特三拍子构成的终曲中编制着错落有致的起伏,桑德灵与乐团奉献着妥贴的音响底色,恰如其分的力度和精美的声音轮廓。

  下半场,德累斯顿爱乐以一个优质的、极富德国式特点的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换来了演出最终的胜局。不容置疑,桑德灵的勃拉姆斯诠释吸取了父亲库特-桑德灵的风格,有着宽广的节拍和凝重的乐队音色,在苍劲雄浑与温婉和煦间寻求了极好的平衡,拒绝将歌唱性坠入甜腻的圈套。桑德灵选择了十分恰当的速度,有助于人们洞悉勃拉姆斯乐谱中的沉静气息,又让音乐内部的推进张力得以贯彻。德累斯顿爱乐自始至终保持着高格调的音色,悠长深沉,必要时也不缺乏光泽,大提琴醇厚的吟唱与铜管精巧的发音让当晚的勃拉姆斯焕发着深邃的美感。

  平心而论,尽管德累斯顿爱乐的表现极尽优异,相比于同城的国家管弦乐团在整体实力上仍有些许差距,比如他们的音场不如前者开阔,在挖掘音乐纵深的持续力上略有差距,在勃拉姆斯的终曲乐章,他们需要更多的率性挥洒,就像蒂勒曼四年前在同一场地上那个游戏般自由的勃拉姆斯。然而不容否认的是,与前者相同,德累斯顿爱乐那种圆融统一的音响平衡感都归于同样的风格传统,德国管弦乐团深厚的底蕴是他们的共有财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