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漫步图瓦——听“呼麦”寻乡愁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张悦   2015-11-08 17:03:00   作者:张悦

  图瓦,一块神秘悠远的土地,对我们而言又远又近。它远在西伯利亚,夹在俄罗斯和蒙古国之中,吹着寒冷的北风;它曾叫“唐努乌梁海”,从唐朝到清朝曾经是中国的属国;它动荡几千年,匈奴、鲜卑、突厥、回纥、蒙古族都来过这里,曾经被纳入苏联版图,现在属于俄罗斯联邦,仅有大约30万人口,大部分住在首都克孜勒。

  来自这片遥远土地的音乐,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种熟悉又陌生的乡愁,让人不禁会产生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像是古老的召唤。如果说汉族用绘画或是文字来描述世界,那图瓦人的声音就是他们的画笔。日前,作为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漫步”世界系列音乐会的重头戏,恒哈图乐队亮相北京三里屯橙色大厅,用古老的呼麦唱法描绘图瓦共和国的神秘图景,展示原生态音乐的形神和魅力。

  蒙古国把“呼麦”称为国宝,中国将“呼麦”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瓦人则把“呼麦”视为民族的魂,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图瓦看作“呼麦之心”。图瓦人的呼麦不只停留在模拟自然声响的范畴,他们通过配词的歌曲和喉音演唱、口哨以及其他发声方式,寻求身体和心灵的共鸣,唤起人性内心的宁静。

  这场音乐会的制作人侯都都介绍:“其实20年前恒哈图乐队就开始把图瓦传统音乐带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听到了呼麦,从而知道了图瓦”。恒哈图,意为“日出日落时被分割的光束”,是指这个乐队的艺术家喉咙发出的清晰和声所产生的声音,就如同日出日落时折射的那些垂直间隔的光线,优美之极。这支来自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乐队继承了本就源于图瓦人的古老“呼麦”唱法,拒绝使用现代记谱方法而坚持传统创作方式,至今仍守住原生音乐的形神。20多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曾与美国摇滚史上的先锋作曲家弗兰克-扎帕,电影音乐及世界音乐制作人瑞伊?库德尔,黑人吉他手约翰尼-华生,以及印度西塔琴大师香卡等世界级的音乐大师合作过。在国内,何训田、龚琳娜、朱哲琴、安达组合等音乐家及民族跨界乐队也都深受恒哈图的影响。

  恒哈图乐队的音乐多表现出一种既淳朴又深邃的感觉,古老而遥远的基调,以及情景交融、人与自然共生的意涵。而在这场“漫步图瓦”音乐会上,恒哈图的曲子更让听众沉浸在他们沉郁的乡愁里。在《祖先们》中,歌者们颂扬了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呼麦”艺术。音乐在稳健的律动和乐器铺垫下,声音嘹亮的年轻人与音色低沉的老者进行精彩的对唱。而在无伴奏男声独唱《追忆乌拉塔河》中,歌者就像一尊古老的雕塑,伫立在川流不息的河水中,诉说着对远方情人的追思,“记得乌拉塔河,河水快速川流不息。记得我美丽的情人,她消失了很久”。独具魅力的声音特质与其说是歌词和情感的抽象化表现,不如说他们直接传达了一种特定的心情或情感。令人大开眼界的是,恒哈图乐队还在这场音乐会中加入即兴元素,他们的低音“呼麦”表演挑战人类声带的极限——通过收紧喉咙,让腹腔的气直接通过喉咙发出来,就像大型猫科动物的吼声一般,颗粒极小、混沌而又绵长。无论风声雨声马蹄声,乐手都可以即兴模仿,这也是“呼麦”艺术中最令人惊叹的一部分。

  图瓦共和国至今流传着一首歌曲叫做《北京》,它讲的是图瓦还被称为唐努乌梁海、仍隶属于中国清朝的时候,一个图瓦人骑着马去北京的情景。近400多年后,第1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终于将图瓦的民族艺术带到了北京的舞台上,让“呼麦”这一珍贵的艺术形式得以推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