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东方向和平致敬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李亦岚 2015-06-26 15:32:00
5月1日,为纪念中国人们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和平颂》拉开帷幕。本场音乐会是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第一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乐会,由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创作,指挥家夏飞云执棒,上海飞云民族乐团、南京民族乐团共计126名演奏家以及由财经大学合唱队、长宁区少年宫童声合唱队共计120名合唱团员参与演出,阵容可谓气势恢宏。
第一乐章《金陵-大江》开场便是乐队迸发出在四个八度上的宏伟的震音,集中延长的节拍辅以一直不变的强大的和弦力度,金陵城的威严扬子江的气势无一不被听众纳入怀中,但这雄浑的气势中,一丝不安的情绪在二胡擦弦中悄悄冒出,二胡声部连续下行的旋律线条奠定了悲剧的基调,弹拨乐器再一次重复出动机时,仿佛那段不堪的记忆在脑内一遍遍重现。接着,突然管钟通透的声音打断了回忆,眼前又是那奔涌了万年的扬子江。在此乐章中的副部主题中引用了来自我国民歌《茉莉花》的茉莉花调,该乐调贯穿整部交响乐,作曲家将最后两小节稍作变化,在锦绣江南的柔情上平添中华万里的华美之景。
第二乐章《江泪》,低音弦乐缓慢的奏响,阴冷的死亡之门缓缓打开,茉莉花调在上方二度调上变奏呈现,毫无预备地,小军鼓的鼓点带领着不和谐的音块以及增二度上行的附点音型犹如侵略者的刺刀、如雨的冷血炮弹在国土上肆虐,粗暴、野蛮地践踏着中华大地。音乐戛然而止,恰到好处的留白是被死亡掐住喉咙的中华大地,只剩江水呜咽,涛声哭泣。
第三乐章《江怨》,二胡的擦弦好似踟蹰的脚步,又好似漫天的雪花,凄厉的寒风是扬子江的怨气,它目睹一个繁盛的国家化为残垣、化为断壁、化为焦土。哀伤的管子作为主奏乐器,葬礼进行曲的风格在乐章接近结尾处展现得淋漓尽致,乐队全奏似带来了浩浩荡荡的哀悼祈祷人流。接着,乐队音量轰鸣,这是对苍天的叩问,更是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的怒吼:我们要反抗!世界要反抗!
第四乐章《江怒》引子中带有中华特色的戏剧音型与定音鼓的重击交汇成震慑苍天的悲鸣,被侵略的中华民族嘶吼着冲进反抗的人群中,唢呐的气势如同壮士带血喉咙发出的咆哮,仅仅是引子,就掀起了惊天巨浪。抗争性的齐奏与哀伤的竹笛相互穿插暗示着反抗的艰难,但是乐队忽然奏响了如凤凰涅槃似的伟大声响,那是中华民族冲破黑暗后看到的第一缕金色阳光。
第五乐章《和平颂》,在整部作品中第一次出现完整的茉莉花调,但这种明亮并未持续多久,二胡声部奏出的《江怨》的悲伤音调,是回忆,更是对自己、对祖国、对土地、对上苍的叩问。叩问之后,回应钟声从天上来,宣布着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的终结,同时也是呼吁和平的号角。引子结束,茉莉花调与钟声相交映,合唱团的加入带来的是祥和,是安宁,是幸福。乐队中的弦乐与弹拨乐接踵而至,柔美的音调好似那个如水江南从未经历过血与泪。然而大军鼓的敲击奏出作品横穿二、三乐章的主题,钟声混杂着该主题一遍一遍重复,这是警钟,提醒着全世界被压迫人民不能忘却的血泪史。
除了《和平颂》之外,还有多首抗战题材的乐曲在音乐会中演奏。全场音乐会都用民乐来进行协奏与伴奏,体现出了中国民乐的韵味与中华民族对惨痛历史的回首,更是从亘古东方向全世界和平的致敬。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