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译名埋没的古乐惊喜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王纪宴 2015-03-01 09:56:00
2月12日和13日,国家大剧院两场音乐会的演出团体,由于被误译为“维也纳学院弦乐团”,并未引起多少人注意。音乐会开始前,当音乐家陆续上场时,人们才发现:这不是弦乐团啊!木管铜管定音鼓齐全!细看节目单的乐团名字原文——Orchester Wiener Akadmie,应为“维也纳学院乐团”。
不仅如此,我发现,这个乐团是一支真正的古乐团。最明显的标记是其没有键阀的小号和圆号,有体积矮小、形状可爱的巴洛克定音鼓,还有木质的真正意义上的木管乐器。而且,从第一首乐曲的开头几个小节,这个乐团就显示出当今古乐演奏的顶级水准。维也纳学院乐团在其创建者、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和指挥家马丁-哈泽尔伯克指挥下,在春节临近的氛围中带给北京听众的,是古风盎然、水准极高的维也纳古典之声!听古乐团音乐会常常意味着踏上新奇的、令人激动的发现之旅。首先是曲目方面的发现,12日第一场音乐会的开场曲是贝多芬的《骑士芭蕾》音乐,虽然很多喜爱和熟悉贝多芬音乐的音乐爱好者听过贝多芬早年创作的芭蕾音乐《普罗米修斯的生民》,尤其是其序曲,但对贝多芬21岁时在故乡波恩作的这部清新可爱的芭蕾音乐,在唱片上找到都相当不易,更不要说在音乐会上听到了,因而此次演出极有可能是它有史以来首次在中国奏响。即使意识不到台上的乐团是古乐团,很多听众也会自然地感觉到,以这种清晰、明澈的管弦乐音响呈现的贝多芬早期作品有多么可爱、多么富有亲和力。在13分钟的音乐中,那段一再响起的纯朴如歌的旋律,即舞剧中的“日耳曼歌曲”,简直让人抑制不住翩翩起舞的冲动。
上半场第二部作品是海顿的《第103交响曲》“鼓声”,哈泽尔伯克指挥维也纳学院乐团的演绎,妙趣横生,海顿音乐的阳光、典雅、幽默、活力洋溢于每一段音乐。下半场的贝多芬《F大调浪漫曲》,由乐团首席伊利亚-科洛尔(Ilia Korol)独奏。他和乐团的弦乐演奏家,都用极少的揉音(vibrato),很多时候干脆不用,音色纯净。
音乐会大轴曲目是莫扎特的《第41交响曲》“朱庇特”,无独有偶,一星期前的2月7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吕嘉指挥莫扎特”音乐会下半场也是此曲。我不禁想起17年前在伦敦听过的两场有着戏剧性对比的“朱庇特”。1998年6月10日晚,在伦敦巴比肯中心音乐厅,我有幸听到了哈农库特指挥他的维也纳和音乐团(Concentus Musicus Wien)的莫扎特的第41。翌日晚,在同一座音乐厅里,伦敦交响乐团在瓦尔特-韦勒指挥下再次演奏了同一部交响曲。伦敦交响乐团的声音厚重而响亮,但与哈农库特的古乐团相比,音乐缺少了许多丰富变化、美妙细节尤其是乐句间的对话感。乐评家巴利-米林顿在《泰晤士报》上就这两场“朱庇特”所作的评论——“同一道闪电不可能两次在天空划过”——与我的感受再契合不过。
13日晚的音乐会以《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开始,随后是莫扎特的五首德国舞曲,最后一首是脍炙人口的《雪橇》(K605,第三,“Die Schlittenfahrt”),在曼妙的三声中部,演奏雪橇铃的,不是定音鼓演奏员,竟是两位圆号演奏者。邮号(posthorn)由小号首席女士在扁键式小号而非在莫扎特交响曲中演奏的自然小号上演奏,嘹亮度略逊,但这首乐曲仍极为可爱。莫扎特的《第38交响曲》“布拉格”,同样是非常动人的古乐阐释。《闲聊波尔卡》、《蓝色多瑙河》和《拉德斯基进行曲》,没有维也纳爱乐的雄浑璀璨,但清新动人。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