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个庙 庙里有个音乐学院……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乐音 2014-06-27 09:27:00
从武汉往东北100公里,再向北行33公里,便是天台山。过了第一道山门,拐过八十一道弯,沿山势而建的天台寺院落即会出现在视线之中。层峦葱翠,云合天低,杜鹃花还未谢尽,采茶人已在山中忙碌起来。
乍看之下,天台寺和隐逸在我国名山大川之中万千寺院并无太大分别。香火缭绕,信众虔心,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僧人们每日天还未亮便开始一天的修行,早课、过堂(吃饭)、打坐、出坡(劳动)。然而万籁此俱寂之中,你听到的不再只是钟磬,而是弦乐和鸣。因为这里,有着中国第一个全僧人演奏的乐团,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佛教音乐学院。
5月6日,第三届红安天台寺禅乐艺术节开幕,天台寺佛教音乐学院也于这一天正式揭牌成立。一年前,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北京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梁大南曾带着他的学生们在艺术节上演奏,一年之后的这一天,跟随梁大南一同来到山中的是包括叶小纲、郭淑珍、盛中国、鲍元恺在内的四十余位国内顶尖音乐家。
弘法也能奏西乐
这一天,悟乐方丈等了足足十年。
一千四百年前,创立中国佛教八大宗之一的“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将这座山命名为“天台山”。然而,当悟乐禅师2003年来到天台山的时候,天台寺还只是山顶的一间漆色剥落的破庙。在政府的支持、信众们的大力资助和悟乐不懈的努力之下,第二年,天台山主峰脚下,一座全新的明清风格的院落拔地而起。这只是起点,因为悟乐方丈有一个更为艰巨而宏大的决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悟乐方丈去基督教的教堂考察。在那儿,他听到了教堂音乐。牧师在布道过程中突然停下,唱诗班就这样唱了起来。那一刻,悟乐十分感动和震撼。他想,这也应该是佛教的传播方法,这也可以是佛教的修行方式。于是,他成为了第一个将禅乐作为僧侣修行法门的推行者。
“音乐演奏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拉琴不仅仅是解决技术问题,更是在修一种心态。”悟乐说道。悟乐方丈出家前,曾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的小提琴专业。如今已70多岁的他,清癯的面容酷似出家后的弘一法师。“另一方面,中国有礼乐安天下的传统。我们为什么不能用禅乐来服务社会?现代生活节奏如此之快,谁还有心思静下心来坐禅?而禅乐即是一个方便法门,人们在路上、在车中,只要播放音乐,就能感受片刻安宁。它是可以为非信众服务的。”
佛教音乐本身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僧人们早晚课的唱诵、佛事,佛菩萨前的梵呗,都与音乐息息相关。但悟乐并不满足于传统佛教音乐的形式。“曾经有人问我说,你们和尚不就是敲敲木鱼念念经吗?”悟乐没有想到他眼中的高洁行为会被普通人当作愚昧,他想要换一种方式来让人们更加理解佛教——他选择了西方音乐,他要建立一个禅乐团。
悟乐的做法,在不少保守的僧侣、信众和社会人士眼中是大不韪的行为。但悟乐自有他的坚持:“中国的传统乐器,除了古琴和箫,有几个不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就连佛教本身也是从印度传来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佛教中使用西方音乐?”
“梁爸”带来音乐家
想要建立一个禅乐团谈何容易。2008年,由十几名僧人组成的广玄艺术班终于成立了。两年后,艺术班升级为广玄艺术团。广玄之名,取自悟乐禅师的师承之一广玄上人,而广玄正是弘一法师的亲传弟子。冥冥中自有一条剪不断的音乐之线。
从十几人,到四十多人,如今艺术团的成员都是80后、90后,寺院的中坚力量。年轻的僧侣们从零开始,一步步地走近音乐,然而乐器和师资,却是摆在天台寺僧众面前最现实的难题。
2013年4月,小提琴家梁大南在他的学员、小提琴家葛荣俊的推荐下来到天台寺。“本来只是听说这里有僧人演奏管弦乐,所以好奇来看看。没想到来了之后就爱上了这个地方。”
那几天,梁大南拿着把小提琴,在小师傅们的围坐中任由他们点曲子,点什么他拉什么。“有时候他们点的曲子我也没拉过。但凡是我能拉的,哪怕只是个主题,我也会拉给他们听。我们聊贝多芬、巴赫、柴科夫斯基,我发现他们竟然听过那么多曲子,他们竟是这么热爱音乐。”每天,孩子们都会一同把梁大南送回住处,直到有一天在门口一个孩子突然说:我可以喊您爸爸吗?梁大南一把孩子们抱住了。从此,他成为了寺院里所有孩子们的“梁爸”。“他们是那么可爱、天真、有爱心,你真的不可能不喜欢他们。”梁大南感慨道。
于是,梁大南一次又一次地上山来教课,并带来了更多的音乐家同行。“这一次有红安县政府的支持,所以才史无前例地请来了这么多的音乐界朋友。一方面是希望他们了解天台寺的音乐,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解决他们的师资问题。这次好多音乐家都表示,以后愿意来寺里给他们上课。”
乐教同源 乐补一缺
两天的艺术节上,音乐家们见证了佛教音乐学院的成立,聆听了广玄艺术团艺僧们的演奏,在山顶进行了音乐学院和艺术团建设的研讨,还举行了小型家庭音乐会并和僧人们同台演奏乐曲。
“恐怕连中央院的学生们也没机会听他们的老师这样在一起同台表演吧!”作曲家鲍元恺在音乐会结束后唏嘘感慨道。
而对于佛教僧人演奏西方音乐的反对声,音乐家们普遍不以为然。
“佛教当年从印度传来的时候,中国的先人们就曾经从这一‘西方事物’中汲取精华,所以今天中国的僧人们演奏西方乐器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家叶小纲说。
87岁的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教授郭淑珍认为,信仰都是相通的。佛教子弟演唱西方宗教歌曲,很有可能更贴近宗教歌曲的原意,更能够理解歌曲的真谛。
作曲家鲍元恺更提出“乐教同源”。“西方音乐本身即源自宗教。而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其音乐也会因地制宜地改变:陕西法门寺的唱诵是陕北民歌味儿的,到了福建的寺院里就变成了南音的味道。然而中国的佛教音乐最缺乏的是西方音乐中的‘崇高’。中国艺术讲求的是空灵,却少了人性和神性中的崇高感。因此,将西方音乐和佛教相结合恰好能够弥补佛教音乐中缺失的这一环。”
导出一条音乐路
1989年出生的孝同,高中毕业后的暑假来天台山游玩,自此便留在了寺中。她从2010年开始学习小提琴。“最初我们很多人连五线谱都不认识,与其说是学琴,不如说是扫盲。开始时也许并不真的喜欢拉琴,但渐渐地你就会真心喜爱上它。”孝同很有艺术天赋,除了演奏小提琴,还在艺术团中担任主持、朗诵,表演情景剧和舞蹈。她被人们称为最美的比丘尼(尼姑)。因为出挑,很多寺院都想花重金把她挖走。“但孝同是很坚定的。”悟乐方丈评价道。孝同说,若不是来到天台寺,我们或许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学习音乐和接触这些大音乐家的机会,这是我们的缘分。
孝淑是艺术团的小提琴首席,她最大的爱好就是拿着琴漫山遍野地跑,在大自然中练琴。“我觉得琴就像是我的朋友,可以跟它称兄道弟,有时也会和它谈心、交流。”
中提琴手正勇更把音乐看作是一种修行。“音乐是一种感受,而修行是一种体悟,二者是相通的。”
尽管成立了音乐学院,但寺院里的音乐课仍旧与外面有些不同。由于全部是义务辅导,僧人们学什么乐器,取决于是否有人捐赠乐器和有没有老师教。比如,现在学生们主要学习的都是弦乐器,因为目前没有管乐和老师。授课时间也不固定,老师们大多是在百忙中从外地抽空赶来,因此老师在时,学生们除了吃饭就是集训上课,待老师走后再独自练习,等待着老师们的再次到来。
参加艺术节的音乐家们即将离开之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提琴家何荣看了一下手腕上的表:“还有一个小时发车,来得及再给你们上一节课。快去拿上你的琴。”小师傅们兴奋地提着琴盒冲进屋里。“因为来的时间太少,所以必须争分夺秒。”何荣说。“和外面的学生比起来,他们基础要差得多。但好在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意愿去练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导出一条正确的路。”
音乐会结束的时候,小提琴家盛中国激动地说道,希望这支艺术团能够带着佛教音乐走向世界。而悟乐方丈说,他的愿望是,将来寺院能够成立一支真正的管弦乐团。(包原铱)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