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制改革为青歌赛增光添彩
来源:文艺报 编辑:乐音 2013-07-24 17:31:00
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从1984年开始,历经15届,至今已经走进了第30个年头,青歌赛已经成为我国声乐界的一大盛事,倍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我曾先后参加了8届青歌赛的评委工作,作为参与者见证了青歌赛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果。历数今天舞台上那些有成就的歌唱家和歌手,很多人都经历过青歌赛舞台的洗礼,其中不乏有许多从这里走上了国际声乐舞台的歌唱家。这除了得益于改革开放为我国的声乐教学注入了新的理念、得益于文艺舞台的繁荣为青年演员提供了大量舞台实践的机会外,央视的青歌赛同样为推动我国声乐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青歌赛作为电视节目之所以能成为我国重要的声乐赛事,吸引千百万人的目光,在我看来,除了央视作为强势媒体具有自身的优势外,还在于其赛制的不断改革。每届青歌赛与时俱进,富有新意,既有专业性又有看点,这是青歌赛历时30年连续举办15届取得成功的一个根本原因。诸如从最初不分唱法到改为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从比赛按专业和业余分组改为不分组;从个人单项赛改为团体赛和个人单项赛相结合;从每种唱法分别进行专场比赛改为三种唱法在同一场中比赛;从每种唱法的评委分别打分改为本届比赛由同一组评委为三种唱法打分;从每种唱法的评委参加比赛全程的评审,到本届比赛实行评委轮换制;从由声乐专家和权威音乐家担任评委,到由声乐专家、音乐家和电视文艺家、音乐评论家等组成的评委会;从当初单纯的演唱比赛改为加文化素质和音乐知识考核等很多改革举措,不再一一列举。青歌赛的赛制在不断地改革,给人们的感觉是每届青歌赛都充满了变数和悬念。改革不仅使赛制越来越完善,而且使广大电视观众对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与此前历届青歌赛进行比较,我认为本届赛制的改革力度大、亮点多。
首先值得肯定的一点是组队方式的改变。从过去由31家电视台组队,到本届增加了港、澳、台代表队和新华网、人民网等6家网站代表队,共40个代表队。这一改变不仅为参赛者提供了更多机会,参赛的范围更加广泛,而且就其增加港、澳、台团队而言,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比赛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央视对港、澳、台声乐发展的重视和关注。另外,由于部队文艺团体的声乐人才实力强,在以往的青歌赛中当比赛进入到最后阶段时,常常是部队文艺团之间的较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团队的积极性。本届青歌赛规定部队专业文艺团体(包括各中直艺术院团)不再单独组团参赛,其选手可到各省市电视台和各网站的团队参赛,并且可以重复参加以上各团队的选拔。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选手和各团队双向选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那种局面。
第二个亮点是在评委的组成上人员结构的变化。过去青歌赛的评委基本上都是由声乐界的专家和音乐界的权威担任,而本届青歌赛减少了以上人员的比例,而是增加了电视文艺家和媒体的音乐评论家。另外,以往的青歌赛每个评委都分别按照唱法打分,而本届青歌赛是每个评委都要为三种唱法的选手打分。对此,在比赛开始阶段我一直持着怀疑态度,总觉得声乐比赛的专业性很强,对于没有学过声乐的人来说一般难于作出准确的评判。即便是学过声乐的人,包括我本人除了能相对准确地对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选手作出评判外,为流行歌手打分就感到有些勉为其难,更何况没有学过声乐的人呢?然而在决赛第一赛期AB两个组别的比赛结束后,我觉得最后的结果基本上体现了公正公平的原则。本届青歌赛的这一做法不仅是对我本人,我想对于很多人的观念都是一种冲击。仔细想一想也并不奇怪,一个歌手唱得好与坏,不仅是专家能作出评判,喜欢音乐的观众从每个歌手的演唱是否好听和是否感人等方面,也能作出基本的判断,何况在本届青歌赛评委中那些电视文艺家和媒体的音乐评论家们,他们大都是学过音乐或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在一定意义上他们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审美选择。每个人凭着直觉从个人审美的角度进行评判,再加上声乐专家评委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审视,最后综合大家从不同审美取向作出的选择,应该是比较公正公平的。我猜想,这种在评委组成上人员结构的调整,可能是央视青歌赛组委会为力求做到公正公平所采取的一种回避策略。
第三个亮点是本届青歌赛实行评委的轮换制。过去的评委都是参加比赛的全程评审,而本届改为评委轮换制,即每个赛期的每个阶段都要轮换评委,到了第三赛期时每一场的评委都要轮换。此举充分地体现出央视青歌赛组委会为力求做到比赛的公正公平所作出的重要改革。众所周知,伴随着每届青歌赛激烈的竞争,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青歌赛。为此,青歌赛组委会不仅采取了评委轮换的制度,而且每次评委的轮换都是在临近比赛时,甚至是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才通知下一轮的评委,以做到严守秘密。这一举措既解除了评委们来自各方的压力,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评审结果公正公平。由此可以看出青歌赛组委会的用心良苦。
第四个亮点是从对选手参赛曲目的规定上体现了声乐大赛的专业性。过去青歌赛的参赛选手在选择参赛曲目时,虽然也有规定曲目,但只是规定作品的范围和类型,大都比较宽泛。选手可以从规定曲目中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有一定把握的作品,最多要求选手要演唱一首此前两年内新创作的作品。而本届青歌赛决赛的第一赛期演唱的作品,是由选手从规定曲目中抽取。这意味着选手不仅要有相当数量作品的积累,而且在技术上要具备相当的能力,否则当抽到难度比较大的作品或只会唱几首歌是难于应对的,这是其一。其二是决赛阶段每到一个赛期,参赛选手都要更换曲目,这意味着凡是走到决赛第四赛期的选手,都要准备不少于6首作品。应该说,参赛的曲目一般都是技术难度比较大的作品,没有这个能力和水平的选手难以通过考验。还有,本届青歌赛仅仅决赛阶段就分为四个赛期,加上此前的复赛和由各个代表队在当地的初赛,每位闯进决赛第四赛期的选手何止是“过五关斩六将”,难度可想而知。这对选手的能力和意志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而这也恰恰体现了比赛的高度专业性。
另外,本届青歌赛第一赛期的规定曲目是中国作品,此规定对于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的选手倒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对于美声唱法的选手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长期以来有很多学习美声唱法的人都认为中国歌难唱,并因此而不重视中国作品的学习和演唱。本届青歌赛在第一赛期中把中国作品列为规定曲目,这是一个特别值得肯定的事情。作为中国的歌唱家唱不好自己的母语歌曲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也是不应该的。青歌赛的这一规定必将进一步引起美声界对中国声乐作品的重视。
第五个亮点是第三赛期的素质考核令人耳目一新。我作为评委参加了第三赛期第一场的评审工作,此前我并不知道这一赛期的素质考核会有什么“新花样”。当比赛进入到这个阶段时,在场的所有评委和观众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视唱练耳的模唱时,既有乐队队员用某种乐器的演奏,又有由音响播放的范唱或范奏。这一做法很新鲜,既考核了选手的模唱能力,又让广大电视观众熟悉并认识了管弦乐队中各种西洋乐器。而更精彩的是视唱练耳的节奏考核,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用电脑标出正误并进行计分,这个环节极大地吸引了在场的观众和评委,自觉或不自觉地看着乐谱打起了节奏。这种形式的素质考核不仅能考核出选手们的真实成绩,而且引起了人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无形中做了很好的音乐普及工作。
这个赛期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规定每位选手都要演唱一首参赛代表团所在地区的民歌。这个规定可谓是英明之举。尤其是面对近些年来民族唱法“千人一声”的局面和民族唱法作品的创作“高、大、难”的倾向,这个规定为本届大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使人们感受到了民歌之淳朴、甘甜,沁人肺腑。演唱纯粹的民歌恰恰可以改变以上两种弊端。众所周知,大部分民歌在技术上都不是很难,在这个环节上选手一般不是靠技术难度取胜,而是看其是否掌握了民歌的韵味,是否准确地把握了当地民歌的风格。而这恰恰又是当前许多民族唱法的歌手所欠缺的。我相信,本届青歌赛必将为民族唱法的演唱和民族唱法作品的创作带来新的启示。
如果说尚有些需要改进之处,我认为决赛第一赛期的素质考核虽然不可缺少,但显得有些冗长,占据的时间太多;再就是第二赛期“金牌主考”的设置是否可取,仍然值得商榷。(田玉斌)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