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器的当代生命
来源:中华读书报 编辑:林谷芳 2016-09-30 16:05:00
同样,琵琶是侠者,以它的表达幅度,出入雅俗,直捷大气就必是个基底,媚俗做作依然不许,即便是如今以透明的音色、变化的指法弹出人生的浪漫,也将它弹小了。
高士的人生观照从自然静观而得,侠者的境界则在现前当为中承担,这生命的大气不能拖泥带水,明朗直捷是人生化繁为简的一种境界,只有立于这个基点,才能相应它多变多元的角色而不致失足,所以说,“独坐大雄”才是琵琶的本色。
笛是书生,带有文人气,风流俊逸、悠远潇洒是它生命的特质,一样忌讳卖弄,花指繁弦会使琴失真,琵琶做小,笛的卖弄更如市井,更似难登大雅、班门弄斧之小技,而相对于琴的山林气,琵琶的江湖行,笛则需有书剑香,书是本,剑是笛清越的音色所致,否则就软了。
筝是儿女,这里可以有幽微,有淡雅,有质朴,吟猱按放正是它的功夫,它花指繁弦的副作用较琵琶大,人与人间的情感才是它的根本,生命境界在此体现的是温润体贴。
胡琴是常民的讴歌,可以激越,可以忧伤,却必得自然,这自然来自生活,胡琴当然有《二泉映月》《汉宫秋月》《草原上》等意境深远的乐曲,但这自然直抒却是原点,在境界开阔后,可跃入历史大化的感叹,但却永远有那最直接的情感,坦白说,谈境界提升,丝、竹、肉中,肉最缺乏,但能得兼,就是生活中的道。
人器、道器的合一
尽管,在上述乐器的生命性中,有些价值、有些面相在传统是更被拈提的,如琴,它有独特的地位,琴曲、琴论沛然大观,历史中,形上形下一体通透,直指生命的完成,而此完成又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具现。然而,即便如此,中国音乐、中国生命却不能以此即足,这一来因中国历史文化广袤绵延,只以一器,难拥全体,二来更因中国的道并不只在这核心中才得显现。
“道在屎溺”是庄子的拈提,“道在日常功用间”更是禅家的标举,真正的道要渗于万般事物、沁于行住坐卧,若能由此观照,诸方皆可入道。
以琵琶而论,其直捷凝练,开阔大气,相较于琴的清微淡远,其实更带有“当下即是”的禅家风格,能在此不惑于琵琶指法的花指繁弦,就如繁华转身般,反更能照见艺术或道的本然,以此切入,于生命境界之完成,与琴相比,就另有一番风光。
以笛而言,其清越畅然,映现的恰是吹管乐器的开阔性,自有一股生命舒朗清新之气。
同样,即便是筝,如能娓娓道来,声韵兼备,就能显现一种淡雅雍容的气度。
而胡琴,就如我们面对《二泉映月》般,以其器情深,若能更有超越,就扣合着中国文化不离世间的原点,在此乃“极高明而道中庸”。
原来,生命境界固必乃久乃大,固必清朗容物,但其具体样态原可有别,原可有不同生命情性的开展。
所以有山林之思者入琴,具两刃相交气慨者会琵琶,有文人之气的择竹笛,富绵绵情思者观照筝,于生活讴歌的选胡琴,而此诸种选择,固系以人择器,实亦以器择人,人器在此相互影响,所以:
弹琴若失,则酸腐严肃,过度幽微,生命乃滞于内而无以开展,能免于此病,琴人就松沉从容,淡定大气。
弹琵琶若失,就花指炫技,江湖卖艺,不失于此,琵琶家生命就开阖大度,清朗直捷。
同样,吹笛者若失,既短笛无腔,其人就小,反之生命就清越悠远,文采逸发。
筝若故显其大,反常东施效颦,拘其小,则小家琐碎,能不如此,就内外兼备,亲切怡人,得兼温婉与畅然,生命亦大。
同样,拉胡琴,若陷其中,情感即耽溺黏腻,不如此,则一唱三叹,生命的感怀就深。
总之,历史乐器原有其一定之生命性,执此器者亦必就此生命性观其长短,于器乃得有成,于人就能相应。
到此,人器合一,道器合一,才真是道艺一体的体现。而中国音乐虽大,从此人器、道器之相接处契入,正如禅门依学人情性举公案锻炼般,一超直入,亦必可期!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