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论坛

中国民族音乐话语权的新探索

来源:中国艺术时空   编辑:赵倩   2016-06-05 15:15:00   作者:赵倩

  中央民族乐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民族乐剧《又见国乐》是2015年中国民族音乐创作中,在表演形式、曲目编创与舞美设计等方面,具有诸多创新的民族音乐作品。该剧不单在创作和表演上推陈出新,也在唤起国人的身份认同及探索中国民族音乐的话语权等层面,为学界带来了讨论和反思的空间。

  一、《又见国乐》的“推陈出新”

  此次剧目的创作涉及的问题首先是如何继承经典和发扬经典。主创者认为:“经典必须赋予时代的精神才能走得更远,保留原汁原味这是一种传承方式,但是如何把传统经典用现代人思想加工改造,如何赋予这种经典以时代审美,这是更高层次的传承。”该剧创作时秉承“修旧如旧”的理念,认为“好的改编经典是要抓住其本身的精髓并加以发挥放大,而不要破坏它,这样才能真正传承下来”。从全剧来看,确实体现了“推陈出新”的创作理念。

  该剧的“陈”,是指经典曲目及其审美精神。《又见国乐》选择了《高山流水》《梅花三弄》《阳关三叠》《丝绸之路》《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春节序曲》《鸿雁》《黄河大合唱》及钢琴协奏曲《黄河》等十余首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曲目,而“修旧如旧”的核心创作思路同样是对“陈”中所蕴含的审美精神的尊重。“新”则是指曲目编配和舞美设计层面的多元艺术形式的跨界和创新。

  “推陈”与“出新”有机统一,贯穿于整个剧目的创编和表演过程中。作曲家对经典的“解构”,主要立足于大众的认知特点——常常将某些记忆深刻的片段符号化,以其替代对完整乐曲的记忆,而对乐曲的重新编配,则赋予经典片段以立体化、丰富性的时代特征:将经典乐曲、乐器和演奏员进行重组,赋予其相应的故事性和矛盾冲突;乐曲被切分为数个片段,或与演奏员的“说乐”连接,或是片段之间互相组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节目。将历史故事呈现于民乐的新舞台,用民乐的思维进行故事的新阐释,用美轮美奂的舞美设计提升音乐的可视性和感染力。那么,对于经典乐曲的“推陈出新”则主要体现在创作思路的“新”、表演形态的“新”、舞台呈现形式的“新”和音乐风格的“新”。

  首先,创作思路的“新”

  根据琴曲改编的中阮独奏《阳关三叠》,演奏家用戏曲吟唱和乐器相结合的方式,诉说着诗人王维对远去故人的关切。唯美动听的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被改编为琵琶与箫的合奏。《二泉映月》则由两位青年二胡演奏家担当演绎,一位演奏者除了讲述自己对于前辈民乐人的敬重外,还完成了旋律部分的演奏;另一位演奏者则身着素衣,扮演“阿炳”的角色,以身体语言的形式与前者“对话”。根据琵琶武曲《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重构的琵琶二重奏《楚汉》,时而以音乐描绘那动人心魄的场面,时而又以当代音乐家的身份诉说那两千两百年时空转换中的音乐故事。《春节序曲》选取经典元素——“秧歌调”重新进行创作,加入唢呐、笙、笛子、柳琴等演奏和独白片段。以《黄河大合唱》和钢琴协奏曲《黄河》为底本进行改编的《黄河》,也由民族管弦乐队重新演绎。

  其次,表演形态的“新”

  音乐家们的演奏姿态也与常规演出有较大的区别:或是站立演奏,或是随着音乐故事的展开而“走位”,或是有身段的表演等。而通过身段表演和“说乐”的环节,演奏员的形象被生动地“树立”在了舞台上。演员所“说”的内容,是本台节目的亮点:或是关于乐曲的创作背景、历史掌故,或是演员与曲目之间的渊源,或是古人与今人的惺惺相惜——一种比惯常“说教”更有意味的形式,“让观(听)众在乐手‘说乐’语境的引导下重新去理解音乐的语义内容,重新感受由这些语义内容激发出来的音乐情感表达。”此外,常见的民族管弦乐队大部分时候则被安排在乐池中,为独奏乐器伴奏;或通过升降舞台,将部分演奏员从乐池移动到舞台上;独奏乐器也会随着演奏员的走位,或处于不断变动,或借用高台置身于舞台的半空。

  第三,舞台呈现形式的“新”

  当今,视觉艺术已经占领了大众艺术生活的诸多方面,人们也大多通过视觉来获得知识和审美体验。此次《又见国乐》运用声光电、动态化、立体化的舞美设计,将民族音乐视觉化,既有整体布局,也有细节考虑,通过高科技的光影手段,利用空间的叙事,塑造出民族音乐的新“境”,情境与音乐完美融合,呈现出典雅之美。

  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十面埋伏》中那座可以随时分合的飞檐式屋子,两位琵琶演奏家分坐两边,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就在这么一间小屋子里展开,又在其中结束。时开时合的建筑形态所表达的戏剧性张力,令音乐本身的表现力也得到了提升,演奏家们也都为之折服。《春节序曲》中,与一袭红衣的唢呐演奏家相配合的是幽蓝暗淡灯光映衬下的陕北民居背景,以及漫天飘洒的“大雪”。强烈的色彩对比与场景铺陈烘托着音乐响起时,观众与演员一道,进入了对家乡、对亲人、对祖国的浓浓情感体验中。灯光与音乐一样,有灵性、有情绪,而灯光则将音乐情绪进一步渲染。如在《二泉映月》中,台前是两位“阿炳”,一白衣一青衣,一在明一在暗;两堵高墙、一勾弯月,还有慢慢印在墙上的文字,这样的组合,恰到好处地引起了观众对于《二泉映月》这一经典乐曲的记忆。

  第四,音乐风格的“新”

  《又见国乐》的创作让中国具有厚重文化内涵的民族音乐,以一种符合时代气息、符合国人审美理念和价值观的面貌出现。它唯美的音乐风格以“观众”为本,迎合了大众的审美习惯。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青年作曲家姜莹的音乐是将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的作品风格引向情景化,拓展了这种乐队的抒情性功能,以唯美的意象,简约的手法,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新颖曲风。”这不仅仅是优美,而是对美的多样、多重展现,有娴雅之美(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有苍凉之美(如《阳关三叠》)、有绮丽之美(如《丝绸之路》)、有感怀之美(如《二泉映月》《春节序曲》)、有壮烈之美(如《十面埋伏》)、有雄浑之美(如《黄河》)、有恬静之美(如《鸿雁》)。”虽然这些曲目都是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有着广泛的认知度及社会基础,但创作者们丰富了“经典”的呈现效果,使其更加符合当下大众、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因此得到了广泛好评。据乐团工作人员统计,在北京演出的所有场次中,平均的上座率达到了95%以上,很多场次都是“一票难求”。

  总之,不管是在曲目选择、表演形式上,还是舞美设计和音乐风格上,《又见国乐》以其新颖的音乐编配和丰富的视觉想象力、冲击力,带给观众双重的审美体验,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视听盛宴。体现出创作者继承传统音乐经典、运用新的艺术表现手段进行创作的“推陈出新”思路和尝试,这不仅给了我们回望传统的思考,也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模式和新方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