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协同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艺术教育 编辑:乐音 2013-12-20 14:30:00
陈 群
内容摘要:文章系统介绍了协同理论,并分析了素质教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组成。结合系统理论,文章提出了素质教育子系统自组织性的存在性原理,并以协同理论为工具,探讨了素质教育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自组织的作用,特别是对音乐素质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协同学 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 自组织
一、协同学理论
1.协同学理论概述
协同的概念是由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的物理学家哈肯于1971年提出的。哈肯认为,自然界是许多系统组织起来的统一体,这许多系统就称小系统,这个统一体就是大系统。无论是何种属性的系统,在整个环境中,各子系统之间除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相互作用,及系统论中大系统压抑、限制子系统的负反馈调节之外,子系统间还存在合作、共同促进的作用。大系统中许多小系统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它们的平衡结构,由旧结构转变为新结构,从无序到有序,都有一定的规律,研究这种规律的科学就是协同学。协同学是一门在普遍规律支配下的有序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的科学。
2.协同学的基本思想
(1) 自组织是系统有序化的内在根据
系统从无序状态转为有序状态,首先要有外界的能量流或信息流等提供保证,在驱动力的作用下,系统从无序转为有序才成为可能。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同时,外部的环境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因此,这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系统内部自身组织起来,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反馈来控制和强化这种组织的结果,我们把这种组织称为自组织结构。自组织是系统整体演化发展的一种重要机制,它不仅是一个通过积累而平稳渐进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经过积累而发生突变、飞跃的过程。在客观世界当中,自组织现象不是任何一个系统都可以产生的,它只能发生在开放的、不平衡(存在涨落)、子系统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系统中。自组织是一种当一定外界条件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中子系统能克服独立运动而自发产生的协同现象。
(2) 涨落是系统演化的驱动力
系统自发地偏离某一平衡态(点)的现象,称为涨落。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存在许多涨落,有些涨落因得不到响应,会自动消失或加入到其他涨落中去,所以对整个系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有的涨落则可以得到足够的响应,形成巨大的驱动力量,在这种驱动力量的支配下使系统达到了新的平衡或有序状态。
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其子系统的简单相加,而是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谓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指多方位、多层次,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联运动。这里,我们用物理学中水的例子来说明临界点:当外界其他条件如压力不变时,水在0℃会结冰,在100℃会沸腾,这个温度非常精确,被称为临界温度,即临界点。人的思想行为也会有临界点,我们经常说:“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系统处于临界点时,任意要素或子系统偶然出现的涨落引起系统微小的变化,都会通过非线性互相作用被放大,使系统发生较大的变化,最后导致系统的有序状态形成。
二、协同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协同学为科学界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武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当协同理论运用到教学领域时,可以使教育系统内各要素、各层次要素和结构、结构与功能等等,形成协同效应,推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系统的功能,达到优化整体的目的。
素质教育系统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及劳动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大系统中的子系统,音乐教育属于文化素质教育系统中的子子系统。
1.素质教育系统的自组织存在性原理
音乐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协同教育的目的。系统要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旧结构到新结构的前提是:第一,系统是开放的;第二,系统远离平衡;第三,构成系统的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
首先,素质系统是开放的系统。目前,素质教育已是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人们对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得失都有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也会影响到素质教育本身。从另一角度来讲,不论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还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想观念和信息的影响。因此,素质教育系统是开放的系统,并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影响。
其次, 素质教育系统的各子系统间是“非线性”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是指事物之间多方位、多层次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联运动。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教育过程中对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等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如在课堂上欣赏《义勇军进行曲》,不仅能让学生理解进行曲等音乐知识,也能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带学生文艺表演队到社会上进行公益性的表演,或到养老院、孤儿院进行慰问演出,就包括思想道德、文化、心理、身体等素质教育。而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对音乐教育的影响也是普遍存在的,如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音乐教育的特点也不一样。因为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又相互渗透。这说明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全方位、相互渗透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再次,素质教育系统中,存在着非平衡。如:我国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在同地区,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水平存在的差异;在文化教育这个子系统中数、理、化与艺术类的音乐美术教育水平会存在差异;不同的老师,在同样的学生群体中教同一门课程时,教学效果也会存在差异等等。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系统为自组织系统,因此,音乐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可以协同与合作。而且,要真正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素质教育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即加强各子系统间的协同与合作。
2.素质教育中的自组织作用
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非平衡意味着涨落在系统中普遍存在,也意味着决定系统演化结构的驱动力的产生,能让系统达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和音乐素质教育系统同属于素质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如果由音乐教育系统中产生的涨落导致驱动力的产生,使整个系统达到新的状态,当然也包括对心理素质教育产生的作用。尽管如此,但涨落并不都是有利的。如:在一个中学生的学习系统中,在某段时间该学生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兴趣,在适当的场合成功展示了自己,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该学生不但音乐成绩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对其他各门功课也产生了兴趣,成绩也有了逐步提高。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教育者要能快速识别和抓住一些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涨落,抑制某些对学生发展不利的涨落,以达到与其他素质教育的协同教育目的(这里的其他素质教育当然包括心理素质教育),使系统达到新的平衡。
3.素质教育系统的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力
素质教育各子系统(如音乐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间是“非线性”相互作用,其作用的结果可以远远大于系统间的简单相加。钱学森同志曾说过,他爱人蒋英是研究德国音乐的,因此他接触过许多德国古典音乐,他说:“正是这些音乐使我避免了机械唯物论的束缚”。钱老认为,音乐给自己的成功以很大的帮助。从另一方面来说,心理素质教育如仅依靠少数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心理咨询机构等可能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主任聂衍刚先生在《论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与教育对策》一文中谈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途径时强调,要在教学活动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其中包括,要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心理结构,要优化学校的课程体系,要把加强心理素质教育融进学校的各学科教学之中,要使学校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都渗透心理素质教育。他认为一方面,心理素质教育要有自身相应的目标、内容、手段和途径;另一方面又要渗透到学校的全部课程中,这样才有利于心理素质的优化。这里的全部课程当然也包括音乐教育课程。
重视音乐教育是全体教育者的责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者们共同的目标。音乐教育系统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如何协同其他系统促使共同发展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