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论坛

声乐教学的哲学思考——洪健生

来源:文艺报   编辑:乐音   2013-05-26 08:52:00

  哲学一词是从古希腊文“philein”和“sophia”这两个词演化而来的,“philein”是“爱”之意,“Sophia”是“智慧”之意。这两个词结合起来就是英文的“philosophy”,意即“爱智慧”。在古汉语中,“哲”字的意思也是“智慧”,古书《尔雅.言音》释“哲”字说:“哲,智也”。由此可知,哲学是智慧之学,它以其精神境界和思维方式引导人们去反思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引导人们去思考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

  现代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哲学导论》中论道“哲学不是给予,它只能唤醒”。笔者认为雅斯贝尔斯对哲学的论述是非常贴切和深刻的。哲学不同于数学、天文、历史、艺术、建筑等具体学科,哲学是探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对某一具体专业的学者来说,就是以其专业的知识为载体,从哲学的角度唤醒他的意识,引导他对其具体的知识探求和反思,寻求真理,发现真理和运用真理。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学习和掌握哲学的原理,结合自己的声乐教学,使其原理具体化,化为具体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来指导声乐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

  本文试图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理性的角度,和中外音乐家对声乐理论的阐述,并结合自己20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来思考和探讨教学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从而,使得看待问题的观点有更宽的视野,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更多的手段,由此,推动教学中思维上和方法上更多的创新。在我国春秋战国的艺术理论著作《礼记.乐记》中,附有三篇专题谈话记录,其中《师乙》篇是谈论有关歌唱艺术的,这是一篇孔子的学生子贡向乐师师乙请教歌唱艺术的谈话录,这段谈话录也是我国迄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歌唱艺术论著。其中谈到如何歌唱时,师乙对子贡说:“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吕骥在《乐记》理论探新一书中诠释为“唱高音时,好像扛举重东西一样,要用强大的力。唱低音时,好像什么东西往下坠落一样,不需要用力;曲调转折时,要唱得干净利落,好像什么东西折断了那样,歌声结束时,要像枯槁的树木一样。任何曲折变化都要合规定,不能随便加以增减,一个一个声音连接得好象一串清亮圆润的珍珠”。笔者对“上如抗、下如坠”这两句的解读有不同的看法。杨荫浏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也是引用吉联抗先生的解释,把“上如抗、下如坠” 诠释为“声音的向上进行,要向上高举。声音的向下进行,要向下沉落”。笔者认为,这些解释只是片面地从字面来理解,并不是从师乙一个歌唱者演唱的角度来解读的,同时,也没有办法解释通后面的“曲如折…”。这里的“上如抗、下如坠”应该是谈论一种演唱的方法。是论述演唱时,声音上下通畅的感受,而不是谈论歌唱中,旋律的高低。在古文字中“抗”通“亢”。《广雅.释诂二》:“亢,遮也。”;《广雅.释诂二》:“坠,失也。”。在以下两个古文字的例句中,“抗”也可解释为“藏”,例一,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亢亦有遮使隐匿之义,今淮西、淮南、吴、越皆谓藏物为亢”;例二,《朱子语类.论自注书》:“因言伯恭《大事记》,忒藏头亢脑,如抟相以”。从以上对“抗”字分析,我们可以把它解释为“遮”或“藏”,这样的解释,也有些类似意大利美声唱法中的“掩盖”唱法。因此,笔者认为“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应解释为“歌唱时,声音的高位置犹如隐藏的(游云),而气息的下沉犹如下落的(石头)”。所以说师乙论述的“上如抗,下如坠”是指声音的高位置和气息的下沉,是讲述声音上下通畅的感受,是谈论一种发声的方法。有了这样的演唱方法,后面再说“曲如折……”。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歌》中也说道“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既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这里的“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也就是更进一步说明了它是指一种演唱的方法。

  这“上如抗、下如坠”之说,正是矛盾规律在演唱中的具体体现。矛盾规律也称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是哲学中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在声乐训练中可以说处处充满了这一矛盾学说,诸如:上与下、前与后、明与暗、轻与重、快与慢、强与弱、紧与松等诸多矛盾,但归纳起来,它们都是既对立又统一。在声乐教学中尽管有诸多矛盾,但教师一定要把握统一的观念或者说整体的观念,其核心就是平衡原则。在平衡中追求和发展声音。

  歌唱者的声音是无与伦比的,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这是说弦乐没有管乐好听,而管乐没有人声好听。尽管这种说法过于片面,但它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歌唱者的声音是集演奏者与乐器于一体的,歌唱者是在学习掌握自身乐器的过程中发展自身演奏手段的。由此可知,优美的歌声胜过一切乐器发出的声音。人作为一个发声体就像一把小提琴。人的发声腔体就像琴身(body),人的声带就像琴弦。小提琴要发出声音必须用琴弓摩擦琴弦,使琴弦振动引起琴身共鸣发出声音,而人发出声音是通过气息冲击声带,并通过共鸣腔体来放大声音的。从发声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琴弓和人的气息是发声的原动力,琴弦和人的声带是振动发声的音源体,而琴身和人的腔体是加强美化声波的共鸣体,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最简明的发声原理。其中如有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不会发出美妙的声音。因而,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在用自己敏锐的耳朵辨别学生发出的每一个声音时,应该对其声音有一个整体的观念或者统一的观念。如教师在处理学生如何打开咽腔和建立气息支持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常用的“打开喉咙,气息下沉”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咽腔内形成一个咽腔共鸣,并把这个共鸣形成的支撑点安放在腰腹部,换言之,就是利用腰腹肌的扩张和横膈膜下沉的机理来控制气息。在具体的声乐训练中,教师常用向上打“哈欠”(yawn)与向下“叹气”(sigh)两者结合的方法,使咽腔的打开与气息的下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声练习后,使得声音“面罩”(masc[意]是指鼻梁之上至两眉之间的一段区域,这一声乐术语是借用16世纪法国宫廷化妆舞会中所用的遮盖真面目的面具而来)的高位置与气息下沉到腰腹部两者之间逐步形成内在的对抗,这种对抗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也是一种平衡关系,其结果就是获得“抗坠之音”的发声方法。另外,胸腔要力求其通畅和稳定,它不仅是声音面罩和腰腹部气息之间的通道,而且也是整个发声腔体的中心。声音面罩的高位置、胸腔中心的通畅和稳定、腰腹部气息的支撑点,这高、中、低三个部分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声系统,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发展的统一体。这三个部分的关系有点类似中国传统丹田气所说的三个“丹田点”:上丹田在眉间,中丹田在心间,下丹田在下腹部(肚脐下三指处)。丹田气的修练是打通这三点,以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而声乐训练追求的是声音的集中、呼吸的通畅、声区的统一等等,正如明代朱权所讲的“唱若游云之飞太空,上下无碍,悠悠扬扬,出其自然”。在发声训练的过程中,无论是声音面罩的高位置、口咽腔的调整、胸腔中心的稳定、腰腹部气息的支撑点等等。它们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在声音训练中,教师要学会全面地系统地辩证地看问题。

  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往往会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就是主要矛盾。换言之,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学会抓主要矛盾,这样才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声乐的训练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每个阶段所需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抓住“打开喉咙,气息下沉”这一教学目标,首先给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口咽腔共鸣和正确的“胸腹式呼吸方法”(是运用胸肋肌、腹部肌和横隔膜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训练学生发声时,运用打“哈欠”(yawn)这一自然生理反射机制,打开口咽腔形成口咽腔共鸣,同时,运用“叹气”(sigh)这一自然生理反射机制,使气息下沉到腰腹部。这两种生理反射机制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做发声练习时,处于一种相对松弛的状态。当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松弛这个“度”。元音的练习,以开口元音A元音为主,这是因为唱A元音时,口腔开口度大,舌头自然平放,下巴处于一种松弛状态,整个口咽腔是自然打开的,气息容易下沉到腰腹部。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发声训练后,学生的歌唱呼吸肌群得到了增强,口咽腔的腔体在呼吸肌群的支持下也得到了稳定。随着学生音域的扩展,教师在再加入O元音和U元音的练习,为解决学生“换声点”的问题,让声音进入高位置“面罩”做好准备。假如教师对初学声乐的学生大讲、特讲声音的高位置,而不是抓 “打开喉咙,气息下沉” 这一主要矛盾,学生的声乐学习就会是教师费尽心思地教,学生也刻苦努力的学,可教学效果还是处于不理想的境地,事倍功半。所以说教师在教授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时,要学会抓住主要的矛盾,解决学生主要的问题,这样教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到质变的统一,没有量的日积月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声乐的学习也是如此,如共鸣腔体的统一、呼吸肌群和横膈膜机能的增强,它们都是长期的、持久的声音训练的结果。尤其口咽腔共鸣的训练最为困难,因在人的三个主要共鸣腔体(胸腔共鸣、口咽腔共鸣和头腔共鸣)中,可改变的腔体只有口咽腔。它除了“打开喉咙,喉位下沉,向下挡气”形成一定的腔体外,还是上连头腔共鸣,下连胸腔共鸣的通道,如何做到这三个共鸣腔体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共鸣体,口咽腔基础训练是长期的。同时,口咽腔还是咬字吐音的地方,如何处理好吐字与腔体的关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声乐的学习像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没有捷径好走,正如常言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师在声乐教学中,通过一些哲学的理性思考,在看待问题的观点上会有新的视觉,解决问题的方法中会有新的思路,这样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是非常有益的。当然,声乐教学除了技能、技巧的声音训练外,还得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升华到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所讲的“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萧然六月寒”的最高歌唱艺术境界。(洪健生)

 

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