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故事

《魔王》的故事

来源:钱仁康   编辑:乐音   2013-05-26 10:15:00

  一七一八年四月某夜,德国东部图林根库尼茨村一个农民抱着重病的孩子,骑马赶往耶拿,向一位著名的内科医生求治,但医生对这病却束手无策,农民只好抱着病孩返回家去;还没有来得及赶到家里,孩子已经死在马上。几天以后,诗人歌德(1749—1832)来到库尼茨村附近,在一家旅馆里听到这桩伤心的事,使他联想起雾王在黑夜里抢夺孩子的民间传说;他的同时代人赫尔德(1744—1803)所编《民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里有一首丹麦民歌《魔王的女儿》,也在他脑子里浮现起来。诗人在这首丹麦民歌的启发下,把耳闻到的真人真事和关于雾王的民间传说联系起来,就在这家旅馆里写下了著名的叙事诗《魔王》。

  一八一五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的朋友施保恩来到维也纳天门街十号(今圆柱街三号)——舒伯特的老家,看见舒伯特手里捧着一本书,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大声朗读着歌德的叙事诗《魔王》,忽然坐下来振笔疾书,很快就写出了一首出色的叙事歌曲。但他家里没有钢琴,不好试奏。当天晚上,舒伯特带着手稿和朋友们一起到孔维克特学校去,由他的朋友霍尔查普斐尔试唱。由于这首歌曲的戏剧性很强,表现手法非常新颖,就连舒伯特的年轻朋友们也不太能够接受。当孩子三次惊呼“爸爸,我的爸爸”时,三个互相不协和的音(大二度加小二度)碰在一起,听来有些刺耳,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和声教师鲁齐茨卡在钢琴上反复弹奏这些不协和音,为舒伯特辩解,说为了表现歌词的内容,这些尖锐的音响是完全必要的,而且用得恰到好处,解决得也很自然。鲁齐茨卡本来是科采路赫(1752—1818)、科洛麦(1760—1831)等老一辈作曲家的崇拜者,如今对后起之秀舒伯特独出新意的作品表示热情赞赏,是很难得的。

  舒伯特写作《魔王》时,还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他恭恭敬敬地抄了一份谱子寄给歌德,歌德却漫不经心,连信也没有回一封。直到晚年,歌德在一次音乐会上听到女高音歌唱家德夫里昂夫人(1804—1860)演唱这首歌,听了极为感动,他热烈地鼓掌,眼泪不禁夺眶而出。但当时作曲家已经死了两年,歌德对舒伯特为他的诗歌谱曲的一片情意,已经报答得太迟了。(钱仁康)

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