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泉山街道:聚力以工代赈 “小作为” 赋能乡村 “大发展”

2024-07-30 17:17: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薄晓娜

  大众网记者 薄晓娜 通讯员 张玉魁 刘畅 烟台报道

  走进招远市泉山街道办事处孙家疃村2024年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清理水渠、路面的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虽然额头上满是辛苦劳作的汗水,但是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这个项目就在自己家门口,还不耽误地里干农活,村书记问我的时候,我马上就报名了,守家在地就把钱挣了。”村民孙大哥高兴地连连称赞。而他口中的好项目,是泉山街道通过“以工代赈”,依托“家门口”项目实施优势,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脱贫户、监测户、困难户等群体就业问题,促进其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以工代赈项目现场对道路进行扩宽施工

  近年来,招远市泉山街道认真贯彻上级以工代赈工作有关部署、要求和相关规定,重点针对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相融合的新途径,实现了农民就近就业增收、环境宜居、乡村产业振兴“三项提升”,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小项目发挥了大作用。从“宣传引导”变“主动谋划”,深刻把握以工代赈“工程是手段、赈济是目的”的政策内涵,按照“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的赈济模式,广泛吸纳农村群众特别是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易地搬迁脱贫群众、因灾需救助人口和超过法定年龄有一定劳动力等困难群体参与工程项目建设,推动生活条件改善,助力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脱贫人口增收致富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我们吸纳了易地搬迁群众务工6人,总共务工人员30人参与项目建设并开展劳务技能培训,预计发放劳务报酬共计38万元,占投入以工代赈资金的38.00%,人均增收1.27万元。项目建成后,针对困难群众设置公益性岗位2个,预计每人每年发放工资1500元”项目负责人李吉云介绍道,“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大头。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要双管齐下,既充分实现家门口就业,又有效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在解决就业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

雇佣附近村民对以工代赈项目道路进行平整

  为更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泉山街道立足工作实际,坚持以务工代替赈济,用项目推动发展,初步取得了群众家门口就业、打零工增收、满意度提升的良好效果。重点摸排有劳动能力但是目前失业的脱贫户、监测户、困难户等人群,建立“以工代赈”务工人员花名册,标注人员类型、就业技能等重点信息,做到岗位需求与技能无缝衔接,有针对性地吸收困难村民就业。

  以“工”为载体,兴“赈”之实效。招远市泉山街道办事处依托项目需求,积极引导企业建立需求岗位培训机制,吸纳困难群体参加培训,促进稳岗就业,确保“鱼”“渔”双授、“志”“智”双扶,使“以工代赈”项目“赈”出实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添动能。

初审编辑:孙国宁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