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蓬莱区:修路背后那些事......

2022-09-06 08:39: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朱静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朱静 烟台报道

  作为一名蓬莱人很幸运,在蓬莱变化最大的时候,生活在这座有着厚重底蕴的城市。蓬莱拥有闻名遐迩的蓬莱阁、有一海碧水分两界的黄渤海、有流传至今的八仙传说,蓬莱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变化着。

  蓬莱,一座旅游城市,也是在快速发展中的城市,正在逐步规划建设。但我们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施工队作业

  前所未有的城市排水系统和环境污染压力

  “今年的雨水格外的多,当前的难点痛点是地下管网规划建设的欠缺,所以雨水来了以后排水系统就出现了问题。”蓬莱区新城市建设指挥部工程建设组组长曲军讲道。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这些简陋的排水系统,同时还有排出的雨水混合着污水,汇集到大海和农田里,造成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污染。

  排水设施是三十多年前的老设施,汇集雨水的河道也变成了黑臭水沟。同样,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人口激增,旁边的楼房也是一栋接一栋,给蓬莱这座旅游城市的排水系统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

蓬莱区道路施工现场

  道路施工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雨污分流。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水体污染,保护环境,采取分流制,可以使污水最大程度得到处理,解决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在明显改善城市水环境的同时,还能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但雨污分流内容复杂,系统庞大。”蓬莱区新城市建设指挥部工程建设组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的解决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为何修路进度慢?错综复杂的地下管道,在挖开的裸露的地下表面,管道6、7条,自来水、燃气、热力、排污、通讯电缆、电力.....“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地下还有古桥,要做出方案进行保护并规避对它造成的损害。”蓬莱区新城市建设指挥部工程建设组组员陆岩在工作笔记中写到。遇到雨季降雨量太大,也很容易对正常的改造施工产生影响,延误工期。而在已经做好好管道网的路面自下而上需要铺设底基层、基层和面层,每一层经过数天的养护和保养,最后才可以铺上沥青,正常使用。为便于市民出行,所有道路均采用半幅封闭施工,形成了双倍施工工期。

  为何近年来都在修路?按照沥青路面平均10年的使用寿命来说,每年也必须按照道路使用年限、破损状况、承载能力等因素,有步骤地进行更新提升,以匹配人民生活基本需要和城市经济发展需求。

  为何要在每年4、5月份开始修?蓬莱区自四月份开始就进入旅游旺季,道路施工也是有季节性的,沥青砼路面施工对温度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因此不是一定要在旅游旺季修路,而是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最适合的施工时间是每年的4月份至10月份。

路面保养期

  阶段性进展及后期规划

  当前,蓬莱区计划利用今明两年时间对蓬莱区雨污合流制市政道路进行改造,长约12.3公里。包括蓬莱区钟楼南北路、钟楼东西路、北关路、港南路、登州东路、南关路西段等。现已完成钟楼南北路、南环路约7.2公里的管网敷设,并同步建设智慧管网平台,实现排水管网“一张图”,对排水管网数据实时查询和地理位置信息管理。

  截至目前,蓬莱区的黑臭水体治理和雨污分流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更新速度慢、部分地段排水设施高差坐标布局不合理等因素,整治任务依然较为艰巨。为了能尽早的完成改造任务,蓬莱区新城市建设指挥部工程建设组集中施工力量,积极做好施工工序的衔接,倒排工期,对施工的关键节点严格控制。

航拍蓬莱区北关路部分路段

  下步,在完成雨污分流地下管网改造后,将有计划分批次地对路面破损严重的蓬莱区南环路、登州路等进行中修罩面,给蓬莱市民带来更舒适的出行条件,让蓬莱的路畅通,让市民的心也通畅。

  蓬莱城区道路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在保障道路畅通,提高行人舒适感和安全感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增设了智能检查井,铺设热力、自来水管道,力争尽早实现城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

初审编辑:李相澎

责任编辑:孙国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