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鞠平
责任编辑:孙国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朱旭健 通讯员 胡文娟 高晗 烟台报道
为推行村务公开“阳光工程”,着力构建民主开放的“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工作新机制,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意识,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烟台市莱山区莱山街道围绕群众关心关注、违纪问题易发多发的农村村务公开领域中重要政策制度等,推行“明规矩守底线见成效”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提升活动,通过“学、亮、比”织密一张网,实现了“一棋落,全局活”,全面提升基层服务管理。
开展培训 提高“学”的质量
量体裁衣抓培训。为推动村务公开等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制度落实落细,烟台市莱山区莱山街道工委开展了“新班子、新征程、新作为”主题活动暨新任村“两委”成员集中培训班,邀请烟台市莱山区区委组织部、烟台市莱山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围绕村务公开等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重点内容进行专题授课,参训人员近600人次。培训结束后,全体参训人员签订村务公开互相监督承诺书。
有的放矢促提升。集中培训结束后的1个月里,针对各村在履行村务公开等村级事务规范管理事项中逐渐暴露出的工作不实不细等问题,街道工委“趁热打铁”,以干促学,随即召开了“强党性转作风严整改”村“两委”成员作风建设推进会议,针对村务公开近年来的易发多发典型案例,街道工委书记“一一点评”,要求各村“对症下药”“对号入座”“红脸出汗”。
奖惩分明助实效。为保证本次村务公开“阳光工程”能够持续走深走远走实,烟台市莱山区莱山街道工委将村务公开工作的日常抽查落实情况与村年度组织运转经费、村“两委”成员绩效考核挂钩。“实实在在”的奖励让街道上下迅速激起了学习村务公开、落实村务公开等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内容的新热潮。烟台市莱山区莱山街道领导干部带头学,新任村“两委”成员集中学,机关科室一起学,包片领导、包村“两委”成员带领村“两委”反复学,党员群众代表主动学。
公开承诺 把准“亮”的精髓
纵许千金,不如公开亮诺。在新任村“两委”成员培训班上,烟台市莱山区莱山街道组织村“两委”成员统一认领“开门办好一件事”,以“做好小事”撬动“干成大事”;签订《规范村“两委”成员经济活动中的职权边界》承诺书,村“两委”成员在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上公开亮诺,进一步健全村“两委”成员承诺履职、民主决策、述职评议、村务公开等工作机制,做到“明责、肃纪、担当”。
纵许千诺,不如实干践诺。公开亮诺结束后,烟台市莱山区莱山街道工委牵头制定《关于提升村“两委”成员执行力的工作方案》,将村务公开列为“规定做”“主动做”“必须做”的执行事项,并采用“每月考核评价、季度考核亮牌、年度考核公示”的形式对村级班子及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执行力进行考核,真正让村“两委”成员的“一诺”值“千金”。
纵许千诺,不如干净践诺。为保证落实村务公开机制,烟台市莱山区莱山街道统一印发《村务公开记录本》,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将党组织会议、村“两委”会议、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决策事项和实施结果的公开情况全部记录在册,并建立村务公开影像资料档案,从源头上解决班子争权、程序走偏、公开不实等问题,给村“两委”成员干净清白干事创造氛围、树立群众威信。
多点辐射 浓厚“比”的氛围
擂台赛上比高低。经过赛前学习、公开亮诺,各村书记、主任作为村务公开监督、实施的“第一”责任人,主动参与个人赛,带队参加团体赛,机关干部全部加入,从个人赛250余人参与到团体赛预赛近150人参加,“大比武”为新老“两委”成员提供了更加了解村情、扎根群众的平台,并肩作战,也让“少数”新成员尽快融入“多数”老成员,新老成员携手,统一意识、统一行动、统一步调,共同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擂台赛下严督查。下“赛场”后迅速上“战场”,烟台市莱山区莱山街道“阳光工程”督导组迅速启动工作。通过“灯塔—党建在线”三务公开系统,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畅通群众监督反映渠道,确保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每月对各村三务公开情况随机抽查,确保每季度每村都能抽到一次,建立基本情况清、存在问题清、整改建议清的“三清台账”,形成督查意见,实时反馈给包片领导和村主要负责人,督查结果报街道备案,与年底考核挂钩,对于整改仍不到位的,村主要负责人在当季度书记主任论坛公开做检查发言。
服务群众见实绩。村务公开的强力推进覆盖到全村关心村级发展的党员、群众,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互动、人人共治”的良好局面。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开始主动发现身边的问题,积极帮群众解决问题,村“两委”成员服务理念正在由“群众来找政策”向“政策去找群众”转变。2021年各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烟台市莱山区莱山街道辖区内群众满意度较2020年上升15个百分点,其中东沟村在山东省和谐社区示范单位满意度调查中位列全省农村社区第一名。
乡村振兴上档次。烟台市莱山区莱山街道5个片区及各村建立履职干事长效公开监督机制,及时跟进加强督导考核力度,将街道干部和村“两委”成员拧成一股绳,同心同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辖区内村级美化、亮化及基础设施配套得到进一步完善,2021年共排查整改3028个环境点位,完成9076户改水改厕工作;区街两级投资5000万元,在10个村建设智媒体电商平台,拓展集果蔬销售、电商等为一体的产业链;街道统筹4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村,投资1000万元打造了产业振兴联村项目。通过落实村务公开“阳光工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事项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工作推进更加顺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初审编辑:鞠平
责任编辑:孙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