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通讯员 张妍 烟台报道
为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应对突发猝死的应急处置能力,优化急救流程,近日,烟台市北海医院护理部组织急诊科、神经外科等多科室开展了一场高标准的“患者突发猝死应急预案”情景模拟演练。各科室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参加观摩,演练以“真实案例、实战操作、全员协作”为核心,通过逼真的场景还原和严苛的流程考核,展现了医院“以练促战、以战提能”的急救培训理念。
突发“室颤”考验团队协作:分秒必争的生死时速
“赵大夫,患者发生室颤!”随着陈护士一声急促的呼喊,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抢救瞬间展开。演练模拟一名56岁脑出血患者在术前准备时突发心室颤动,血压骤降、血氧饱和度急剧下跌。医护团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陈护士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张护士推来抢救车与除颤仪,赵大夫精准指挥:“除颤能量200J!肾上腺素1mg静推!”从判断病情到完成首次除颤,全程仅用时90秒,患者最终恢复自主心律,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细节彰显专业:高标准、严要求的“北海标准”
演练中,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北海医院护理部对急救质量的极致追求。
技术规范:心肺复苏按压深度严格控制在5cm以上,通气时确保气道开放;除颤电极板位置精确到“右锁骨下胸骨右缘”与“左腋中线第5-6肋间”,避开监护电极片。
人文关怀:患者意识恢复后,护士第一时间安抚;家属被妥善疏导至安全区域,避免干扰抢救。
记录严谨:抢救结束后,护士立即补录生命体征变化、用药时间等关键信息,确保医疗文书“零遗漏”。
以练筑防:打造“召之即战”的急救铁军
“猝死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我们必须通过反复演练,让每一步操作都成为肌肉记忆。”护理部主任高红卫在总结中强调,并请各科室代表针对演练提出自己的见解,大家通过讨论提升抢救猝死的能力。此次演练不仅检验了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更暴露了转运交接、口头医嘱复核等环节的潜在风险,为优化流程提供了实战依据。
北海医院始终将“患者安全”置于首位,通过常态化、实战化的应急培训,锤炼出一支技术过硬、配合默契的急救团队。未来,医院将继续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岗位练兵,为危急重症患者筑牢生命防线。
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