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隋翔宇 赵韬 薛婧莉 烟台报道
普通市民走在路上邂逅影视明星,在很多地方都属于小概率事件。但在烟台黄渤海新区,这一概率正在日趋增大。
3月中旬,都市职场甜宠剧《当星光坠入花海》剧组来到黄渤海新区时光塔取景拍摄,不少市民就辨认出了“当红小生”柯淳等人的身影,而在此之前,主要取景于大季家街道山后初家村的迎新短剧《洋女婿的中国年》,更是让当地群众长时间、近距离领略到影视剧组的工作场面。再往前追溯,曾在黄渤海新区取景的影视作品还有《见习警官》《独自追踪》《西虹市首富》……可以说,影视剧组来到黄渤海新区“打卡”,已成为一种常态。那么,黄渤海新区为何会成为影视剧的热门取景地?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访。
“城市颜值”提升吸引力
“城市颜值”,是影视作品尤其是都市题材作品取景时的一项重要选择标准。此次《当星光坠入花海》剧组之所以选择黄渤海新区的时光塔取景,很大程度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量。
作为黄渤海新区的标志性景观,时光塔不仅有着独特的外部形状,还有着精致的内部构造。据了解,本次拍摄即以“时光塔空中图书馆5000余册书籍+180°海景落地窗”作为剧中“重头戏”的呈现背景。
时光塔的例子,可谓黄渤海新区“城市颜值”持续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按照“城市即旅游”全域发展思路,黄渤海新区创新打造“美学城市、颜值经济、艺术海湾、网红文旅”,推动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不断迈上新台阶,天地广场、后沙广场、扬帆广场、海螺广场等一批高颜值的公共休闲场所不断涌现,深呼吸鲸鱼雕塑、旺角廊桥、恋烟台礼堂、天马栈桥等特色地标建筑也陆续走红出圈。
而除了有现代化的城区之外,黄渤海新区还拥有充满胶东渔家风情的村落以及各具特色的工业旅游基地,这也为不同题材剧组取景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比如,大季家街道山后初家村,就凭借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渔村文化底蕴,赢得了短剧《洋女婿的中国年》的青睐。张裕国际葡萄酒城则依托自身的葡萄酒文化和酒庄建筑,成功跻身首批“烟台市影视拍摄取景地”行列。
政策东风带来积极效应
在持续提升“城市颜值”的同时,黄渤海新区还积极构建良好政策环境,以政策东风推动影视产业发展。
据了解,在2023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黄渤海新区就明确提出:鼓励依托全区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文旅项目、地标建筑、传统古村落等资源拍摄影视作品,提高全区知名度和美誉度;鼓励来区建设影视拍摄基地、后期制作基地、交易发行基地,推动影视加工贸易业快速起势。
值得一提的是,黄渤海新区在明确总体思路的基础上,还配套有细化的奖补政策,对外展示出了支持影视产业来区发展的满满诚意。
在政策东风的推动下,“2023黄渤海·青葱青年影展”“2024中国电影导演之夜”等重量级活动先后来区举办,有效提升了黄渤海新区在影视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而2024年全市发布《烟台市支持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之后,黄渤海新区更是积极融入全市影视产业发展大局,深入落实相应部署,进一步强化政策赋能效应。此次《当星光坠入花海》来区拍摄,也是政策东风积极效应的案例体现。
推动“流量”变“增量”
影视产业,本质上属于“流量经济”的范畴。如何用好影视产业所带来的“流量”,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作为影视热门取景地,黄渤海新区目前也已明确思路,未来将全力推动“流量”变“增量”,赋能全区文旅提档升级。
根据规划,全区将促进影视取景的网红景点变身“长红”经典,引导游客跟随影视作品的足迹来区观光打卡,将“影视流量”有效转换为“旅游增量”。
“以海滨路片区为例,我们计划进一步包装孤独的鲸、时光塔、恋烟台礼堂、天空之约、七彩步行长廊等金沙滩网红景点,布置特色乐队、驻场歌手街角快闪音乐会等演出,邀请网红大V采风等新媒体文旅活动,提供沉浸式体验文旅场景。”黄渤海新区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全区还将借力引流,在承接更多影视作品拍摄取景的基础上,推出国潮音乐节、烟火市集、非遗文创等创意活动,力争把金沙滩、八角湾打造成“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我们还将完善黄渤新区《文旅宣传片》《文旅地图》《文旅画册》,做到‘吃、住、行、游、购、娱’一目了然,推动文旅服务‘七进’活动,在主要景点、酒店、交通场站、网红打卡点等打造‘好品黄渤海’文旅宣传展台,让来区的影视工作者和广大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到黄渤海新区的城市魅力,进一步放大品牌影响力,助推全区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黄渤海新区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