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邢晨 烟台报道
李金玲,现任烟台港矿石公司流程队党支部副书记、副队长,参加工作20年以来,勤恳奋进、创新开拓,从一名普通的基层一线职工成长为优秀的管理人员,先后荣获山东港口劳动模范、山东港口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传承奋斗,大洋彼岸“闯”出新天地
李金玲的父亲是烟台港一名门机司机。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于2004年入港,子承父业成为一名海港工人。入职之后,他刻苦学习、锤炼技能,先后取得了不同吨位的叉车、装载机以及挖掘机等特种设备的驾驶资格,成为班中少有的技术“多面手”。
2015年,为解决国内铝土矿原料供应难题,烟台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携手合作伙伴远赴西非几内亚开采铝土矿。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主动报名,与300名同事作为第一批“先遣队员”远渡重洋,率先进驻博凯荒原,投身到前期的筹备和码头建设工作中。
当时正值埃博拉病毒肆虐,加上项目开展初期,港口配套设施严重匮乏,一切都得从“0”开始。他们一行人住在旧板房里,八个人上下铺,随时经历蚊虫叮咬,吃的是冻菜,家里带的咸鸭蛋和咸菜都是抢手的好东西,条件恶劣但丝毫没有阻挡他们拓荒建港的热情。由于生产作业人员极度短缺,大家都是叉车司机、装载机司机、挖掘机司机多工种身份来回切换。一天十多个小时下来,手酸脚麻,走路都一瘸一拐的,同事开玩笑给他起个外号“铁拐李”。
当地的基础设施很差,没有路他们就修路,没有桥梁他们就建桥梁,不管是做设计的还是搞建设的,不管是管运营的还是监理的,人人浑身泥浆,手搬肩扛运石头,一天在码头作业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他们不仅修出了硬化路,还建成了“赢联盟大桥”,更是在高温、暴雨的天气里,8天完成四台固定吊接卸安装任务。
在大家的共同奋斗下,历经100天艰苦卓绝的鏖战,2015年7月20日,当两艘8000吨的驳船顺利停靠在刚刚完工的博凯港码头的那一刻,所有的人感到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他也在当年9月18日得到特批,火线入党,铮铮誓言回响,那一刻他泪流满面。
坚韧不拔,历经磨难再启“新征程”
在几内亚工地上,要找到一个稳定的手机信号点,并非易事。转来转去,大家发现在一个土堆上的一棵大树下竟然有3G信号。于是,这棵树便成了一头连着亲人、一头连着几内亚的“消息树”。
2018年6月份,在这棵“消息树”下,他接到妻子沉重的电话,他的父亲查出了胃癌晚期,因为怕分心影响工作,一直对他隐瞒病情。当时他听到这个消息,哽咽到久久不能出声。后来,父亲的病情继续恶化,他从几内亚飞回国内,一头跪在父亲的病床前。五天后,老人撒手人寰。在父亲入土为安后,带着父亲“听党的话、努力工作”的叮嘱,他又返回了几内亚。
2019年8月,山东港口成立。有了山东港口的坚强后盾,他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工作劲头也越来越足。他还坚持自学法语和当地语言,顺畅与当地同仁交流,并代表公司参加几内亚国庆节的方队庆典活动,获得几内亚港口公司联盟爱心大使称号。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全力以赴投身工作之际,他的身体突发不适,并开始便血,一系列不适症状日益加重。但当时正值博凯二港区翻车机线和皮带装船线建设投产的重要时期,需要不断地进行新设备安装调试,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他选择了隐瞒病情。期间,他每天只能休息四个小时,病情发作的病痛如刀割难以忍受,他强忍泪水,吞下止疼片,继续穿梭在建设现场,就这样咬牙坚持到设备稳定运行后才申请回国检查,不幸被确诊为直肠肿瘤。
回国后,他经历了2次手术、12次化疗和25次放疗,病情稳定后他的体重已不足百斤。躺在病床上,他最想回到工作岗位,但身体条件已不允许他再返回几内亚工作。经过短暂休养,他迫不及待地向公司申请返岗。
2023年8月,他被任命为烟台港矿石公司流程队党支部副书记、副队长。7年时间,再次回到熟悉的基层一线,这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更宽了,设备更新了,场地更干净了,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货畅其流,来自几内亚的铝土源源不断地到港接卸。
面对点多线长面广的现状,他从设备管理入手,每天深入现场收集数据,研讨解决方案,带领职工持续优化完善流程线自动化系统,成功实施流程线撒料与抑尘改造、流程线清料改造等项目,流程线撒漏较以往减少75%,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
让家和业兴,浇灌满满“幸福感”
港口“大家”蒸蒸日上,他们的“小家”也越来越好。依托“他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不断攀升。
现在的烟台港西港区,随着“园林式”港口建设,从港区道路、景观节点到“口袋花园”,处处体现着港口的人文关怀。码头干煤不见黑、粉尘不飞扬,再加上“全系统、全流程、全自动”全球首创干散货码头控制技术的加持,工人干活更加轻松、干净。
不仅如此,他们的食堂、候工室、洗衣房焕然一新;年度体检、补充医疗保险,让他们面临疾病也不恐惧;周到的班车让他们出行无忧……补充医疗保险这方面,李金玲最有发言权,他这次患病花了30万元,但自己仅承担5万元,没有因患病给家庭造成不可承受的负担,这给了他极大的心灵慰藉。
在发展之余,为全面助力职工成长成才,烟台港以“两大两强”等系列活动为抓手,深耕班组“三基”建设,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切实提高职工能力素质。在山港,能力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让李金玲感触较深的是,2023年,山东港口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首次将堆取料机司机项目纳入其中。李金玲队里的职工不仅包揽了前三名,1名职工荣获“山港状元”称号;2024年,皮带机工项目首次纳入烟台港级技能竞赛,堆取料机司机项目首次纳入烟台市二类竞赛。近两年,流程队和职工分别荣获烟台港级及以上荣誉4项、26项,生产效率连续刷新,吞吐量更是达到历史新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大家都说:“现在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感觉,只要你敢想、肯干,山港的大平台就一定能托举起你的梦想。”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站在“三大建设”的新起点,李金玲信心百倍地表示,定不负所托,重整行装再出发,秉“实心”、尚“实干”、重“实绩”,以新的奋斗姿态、新的实干业绩为港口发展作出贡献。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