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零就无忧”品牌 让就业更有温度——烟台黄渤海新区打造一体全域零工劳务市场

2024-12-23 09:58: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邢晨

  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刘军 烟台报道

  烟台黄渤海新区零工劳务市场,位于新区天山路和金沙江路交叉口东北240米,总面积8689㎡,其中室内面积4242㎡,室外面积4447㎡,机动车位44个,非机动车位300多个,涵盖求职洽谈、用工交易、人员培训、餐饮休闲等多个功能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总投资累计810多万元,日均接待各类灵活务工人员可达500人次以上,聚力打造烟台市首家集职业介绍、失业帮扶、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四大功能于一体的零工劳务市场。

  部门联动,力量由“弱”到“强”

  2021年以来,人社部门作为零工劳务市场的行业主管部门,发挥牵头抓总效能,秉持“堵疏结合”原则,会同相关单位,明确职责分工,凝聚工作合力,全面启动了辖区马路零工市场整治工作。一是理清“责任田”,联合相关单位对“马路市场”务工人员进行疏导治理,公安部门主要负责零工劳务市场内外秩序维护,综合执法部门负责零工劳务市场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建设交通部门负责规范建筑企业用工管理等。二是集聚市场共建活力,成立零工市场流动党员服务站,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维护市场秩序;联合工会、职业培训机构,开展中式面点、家政服务等实用技能培训,提升零工人员的就业技能,进一步强化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职业培训等服务功能。

  创新模式,运营由“无”到“有”

  围绕全面提升零工劳务市场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先后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在2021年由人社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零工劳务市场的实施意见》,推动零工市场建设提档升级;二是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整合多方服务资源参与”模式,坚持公益化管理服务原则,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化建设运营,整合人力资源服务类、就业保障类、物业服务类、生活餐饮类、信息化大数据类等各种服务及配套,提高专业化运营水平,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合力,切实将零工市场建成“就业有门路、创业有市场、权益有保障”的综合性示范性平台,为用工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不断丰富城乡就业的“毛细血管”,真正让灵活就业方式从“就业备胎”变得“大有可为”,实现传统的“零工”向“灵工”升级。

  强化培训,就业由“远”到“近”

  近年来,新区人社部门围绕灵活就业人员保就业稳就业工作,一是聚焦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灵活就业人员就业需求,对全区缺口岗位需求和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摸底,并量身定做培训专业“菜单”,真正让培训专业内容贴合市场需求、符合求职者培训意愿。二是依托专业化职业培训学校,坚持开展长期公益的免费技能培训活动,推广“免费培训+推荐就业”“小班制+多场次”“理论讲解+现场实操”等培训模式,为广大灵活务工人员免费送上“金刚钻”,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今年在零工劳务市场组织开展多批次技能培训,涵盖家电清洁、中医与健康、中西式面点等培训项目。

  数字服务,信息由“散”到“聚”

  坚持零工市场服务平台化、信息化、智慧化,新区人社部门强化信息化应用支撑,采用数字化服务模式,打造“业达灵就无忧”线上零工市场平台,将就业信息对接由“线下”引导到“线上”,依托实名认证、信息发布、供需接单、零工劳务价格公布、零工服务等系统功能,动态收集更新用工主体招工信息和零工人员求职信息,真正实现“信息一键发布、需求一键对接、结果一键评价”等,最终解决就业信息不透明、用工有风险、工资无保障、政府管理难等一系列问题。通过线上平台,让用工主体和零工人员足不出户就能招到工、揽到活,为劳务双方合作搭起了“信息桥”。

  自烟台黄渤海新区零工劳务市场建设运营以来,通过加强部门联动、专业化运营、强化技能培训和互联网信息赋能等举措,零工劳务市场建设日趋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和科学化。截至目前,在区零工劳务市场组织技能培训172场次,培训4498人次,涵盖微视频制作、网络直播、家政服务、玻璃清洁、养老护理、中医与健康、中西式面点等培训项目;组织线上线下一体化联动招聘689场次,为近16.5万人次提供了就业招聘服务。

  近年来,黄渤海新区人社部门聚力打造集职业介绍、失业帮扶、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零工劳务市场,秉持“堵疏结合”原则,发挥牵头抓总效能,凝聚了相关部门工作治理合力;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整合多方服务资源参与”模式,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化建设运营;依托职业培训学校,推出“免费培训+推荐就业”“理论讲解+现场实操”等培训模式,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强化信息化应用支撑,采用数字化服务模式,打造线上零工市场平台,让用工主体和零工人员足不出户就能招到工、揽到活,为劳务双方合作搭起了“信息桥”。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