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站群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梅雪丽 见习记者 姜俊宏 通讯员 徐盛世 烟台报道
初夏来临,瓜果飘香,沁人心脾。在海阳市果蔬大棚内,纯甜香糯的网纹瓜在瓜秧丛中探着“脑袋”,诱人的樱桃鲜嫩欲滴,一串串紫黑色熟透的蓝莓果肉细腻……如此美味的瓜果不仅甜了舌尖,更铺就了一条甜蜜的致富路。
推开海阳市青恩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门,负责人张力佳正打量着网纹瓜的长势,一排排瓜藤顺势生长,瓜体饱满、纹路清晰、长势喜人。“现在瓜已经坐果了,大棚的温度必须控制好,加强通风透气,做好温湿度管理。”张力佳信心满满,“打理得当的话,这批网纹瓜预计6月中旬就能采摘上市,今年准定大丰收!”
张力佳查看网纹瓜长势
2016年,张力佳流转了80多亩地,搞起了农业种植。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网纹瓜、西红柿、海阳绿茶、无花果等优质农产品一个个出现在张力佳的种植基地。不仅品种增加、品质提升,他还通过技术手段改善土壤,筛选种子,申请“绿色农产品”认证。“现在,我们的瓜果蔬菜供不应求,看来,靠科技从地里刨食这条路,我走对了。”阳光透过大棚,映红了脸庞,这位新农人擦了一把汗,说到得意处,笑得一脸灿烂。
网纹瓜苗
田间地头看品质,数字化管理提档升级。走进海阳朱吴镇数字化大樱桃产业园项目现场,一座座数字化标准温室大棚拔地而起,规模显现。樱桃园中,晶莹剔透的大樱桃缀满枝头,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颗颗似珍珠,粒粒如玛瑙,鲜艳的色彩、诱人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据悉,2022年,海阳市朱吴镇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105亩数字化高标准大樱桃产业园,主要种植美早、俄罗斯8号、玲珑脆等多个品种。同时,与清华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深度合作,逐步引导果农进行品种改良和技术提升,实现大樱桃提档升级。
海阳市朱吴镇樱桃大棚
“海阳市朱吴镇将以丁家夼村、九岭夼村大棚大樱桃为基础点,辐射带动整个朱吴镇,不断扩大全镇大棚大樱桃种植规模,助力全镇大棚大樱桃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朱吴镇党委书记李言东告诉记者。
驱车前往海阳市二十里店镇朱坞村,未到村头便看到村民李宜峰家大棚内的蓝莓,由小及大,由绿变紫,一串一串或挤挨在一处,或藏在树叶间,或垂在枝梢头……熟透的蓝莓,包裹着一层厚厚的果霜,看得人垂涎欲滴,摘一颗入口,果肉咬碎的瞬间果汁流淌,清甜的汁水瞬间充盈唇齿间,带着惊喜的甜美中藏着一丝初夏的喜悦。
海阳蓝莓
作为一名80后“新农人”,李宜峰将现代科技融入到种植管理中。“倘若现在要想知道各棚内的温度,需要打开手机App,便可以实时显示,若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机器也会自动卷帘通风,这都是这台智能控温设备所带来的便利。”安装了相关设备后,不仅让大棚智能化,更节省了人工作业时间。
有7年的种植经验的李宜峰充分尝到了蓝莓的“甜头”,往往产品未成熟便已被订购一空,且都是“老粉丝”。“作为一名‘新农人’,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海阳蓝莓品质做得更好,产业做得更大,同时也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周围百姓加入到蓝莓种植中,让大家一起念活蓝莓的‘致富经’。”李宜峰说。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海阳农特产品品质优越,口感上乘,深得全国人民喜爱,科技助力的种植模式既提高了品质,又保证了产量。伴随电商平台和物流系统的更新升级,海阳优质的农特产品也纷纷销往全国各地,村民们钱包鼓了起来。生机盎然、饱满多汁的西红柿,酥脆清冽、鲜甜脆爽的白玉黄瓜,粒大饱满、唇齿留香的粉玉草莓等也都陆续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据统计,仅一季度,海阳农产品累计网络零售额3.89亿元,同比增长89.2%。今年以来,海阳还陆续举办、组织参与“海阳市首届年货节”“2023海商恳谈会--海阳印象品牌产品集中展示”“山东好品专场电商直播活动选品”“烟台市‘新春快乐购’电商直播暨快手生鲜招商会”等活动,借助节庆会展推介海阳品牌产品。
为更好地扩宽销售渠道,海阳还着力打造畅通村级的物流网络。目前海阳市电商村、镇服务点实现全覆盖,全市108个村级服务点和16个镇级服务站已经全部建设完成,村、镇服务点的全面启动极大提高了海阳物流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畅通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如今,在海阳各大种植专业合作社,蓝莓、黄瓜、草莓、西红柿、网纹瓜等一批特色产业早已初具规模,蒸蒸日上的乡村产业为海阳区域经济注入了新动能,也为种植户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路。凭借着科学的田间管理和现代化营销,海阳种植户们正劲头十足,奔走在致富路上。
初审编辑:魏站群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