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实习生 展雁 王淑爽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
“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推动城乡医院对口帮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合力举措。通过建立梯次帮扶工作机制,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科学合理的对口帮扶工作格局。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当下,该活动架起了一座桥梁,将优质医疗资源输送到基层。烟台业达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王晓伟作为其中一员,扎根烟台长岛半年,用专业与担当守护海岛居民健康。
响应号召 勇挑重担赴海岛
当得知医院需要派人员支援长岛时,身为党龄18年的老党员,同时也是烟台业达医院内科一支部副书记的王晓伟,没有丝毫犹豫。他深知长岛离烟台市区较远,且需长期住岛,条件艰苦,但党员的使命感让他毅然冲在前面。
王晓伟长期深耕于神经内科诊疗领域,尤其在脑血管和各种疑难复杂头晕的诊疗方面经验丰富。考虑到长岛常住老年人口居多,脑血管疾病及复杂头晕高发,而这些恰好是他擅长的领域,他更加坚定了前往支援的决心。出发前,他再次梳理专业知识,针对可能遇到的病例做足准备。
王晓伟医生
扎根基层 全力提升诊疗水平
初到长岛,王晓伟便发现当地神经内科诊疗存在诸多困境。长岛区医院内科是综合大内科病房,没有专业的神经内科医师,核磁共振设备也较为基础,难以准确判定脑血管病的责任血管及发病机制,对常见头晕的分类也不清晰。
面对这些难题,王晓伟迅速投入工作。支援期间,他主要负责病房诊疗工作。每天清晨,他准时查房,仔细了解患者病情,制定精准诊疗方案,耐心指导下级医师临床诊疗,还亲自示范神经系统查体,讲解神经内科用药原则。每周,他都会在科室开展业务培训,详细解读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基本原理、临床症状以及最新的指南和专家共识。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药品不足和检查方法匮乏是棘手的问题。但王晓伟凭借丰富经验,尽量用常用药品替代,遇到急需的急救药品,积极与当地院领导沟通协商。针对检查方法不足的问题,他通过更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和现有的检查手段来弥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收获信任 海岛医疗条件显著改善
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当地神经内科医疗服务有了显著改善。当地医生的神经内科基本功大幅提升,能够准确识别急性脑梗死,将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窗口前移,静脉溶栓时间明显缩短,溶栓率显著提高,耳石症的诊断率及治愈率也大幅提升。
在专业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王晓伟也收获了患者的信任与赞美。他曾治愈多名被头晕困扰二十多年的患者,这些患者因常年居住在海岛上求医困难,而王晓伟通过多次手法复位,让他们摆脱了病痛。患者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表达感谢,还送来锦旗,这让王晓伟深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患者的信任成为他最大的收获。
王晓伟为患者做检查
“‘万民医护进乡村’ 活动意义重大,随着城市化发展,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虹吸效应明显,小城市医院面临人员和病源不足的问题。医护下乡村不仅解决了人员短缺,还带来先进诊疗技术,有效提高了基层群众的健康水平。”王晓伟动容地说。
王晓伟的患者送来锦旗
王晓伟医生的支援经历,是“万民医护进乡村”活动的生动缩影。众多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为基层百姓带来健康与希望,让医疗资源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添砖加瓦,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基层医疗服务,共同书写守护人民健康的壮丽篇章。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