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绿色示范,乡村振兴争先②丨看海阳,怎样把畜禽粪污变废为宝

2025-02-18 14:37: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亮

  编者按: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是烟台市新的城市标签,是山东省赋予烟台的重大使命和机遇。农业农村是绿色低碳发展的主阵地,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田野上,烟台全面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呵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大众网联合烟台市农业农村局推出“烟台绿色示范,乡村振兴争先”系列报道,全面展现市区各级乡村振兴路上绿色发展的新经验、新亮点,敬请关注。

  大众网通讯员 荣方 烟台报道

  白羽肉鸡和生猪养殖是烟台市农业的两大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污处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瓶颈。海阳市作为生猪调出大县和肉鸡养殖大县,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机制、政企联动、宣传引导等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再上新台阶,成功探索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创建“一盘棋”工作机制,政策领航拓思路

  为积极应对畜禽养殖污染挑战,海阳市制定《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能力提升行动方案》。

  该方案围绕粪污处理设施改造提档、畜禽散养行为规范引导、网格化监管强化以及种养结合模式推广等四大关键行动,明确了包括强化网格监管、推行种养结合、规范设施建设等在内的七项具体举措,为畜禽粪污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同时,为确保方案落地生根,海阳市清晰界定了农业农村部门、生态环境部门以及属地政府的职责分工。农业农村部门聚焦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与治理,严格监督指导养殖业户配套建设并正常运行粪污处理设施;生态环境部门肩负起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重任;属地政府则依托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立起村级巡查与镇级督查的双重监管机制,对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情况展开全面清查整治,形成了“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的高效治理格局。

  构建“8+2+1”技术体系,政企联动凝合力

  海阳市积极联动企业,共同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累计投资达6050万元,全力推动粪污处理设施的改造升级。

  山东鼎立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先后投入过亿元资金,匠心打造 “8+2+1” 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体系。这一体系涵盖了8个有机肥生产基地、2个沼气工程发电基地,引进68台立式好氧发酵罐,将畜禽粪污高效转化为有机肥料和沼气;同时,建设1处高效昆虫养殖基地,引入国内首套自动化昆虫养殖生产线,巧妙利用种鸡场粪污进行昆虫养殖,实现了粪污的高值化开发利用。

  通过这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有机融合,每年可处理粪污6.5万吨,新增产值5000万元以上,成功实现了畜禽粪污从“生态包袱”到“绿色财富”的华丽转身,形成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搭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全民参与强意识

  海阳市着力打造“线上多元传播、线下精准投放、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立体式宣传矩阵。

  线上,充分借助微信公众号、村广播、微信群、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畜禽养殖政策、污染治理知识以及粪肥还田技术。

  线下,通过村宣传栏、入户走访、科普赶大集等形式,将环保理念和实用技术精准传递到每一位养殖户。

  同时,成立肥料还田技术服务队,提供7×24小时技术支持,现场指导养殖户做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引导养殖户绿色养殖、安全养殖、规范养殖。

  通过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宣传网,进一步提升全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意识,从源头治理污染问题,形成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人人知晓、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海阳市将以山东鼎立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示范,进一步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种养结合模式,助力全市农业发展向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大步迈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初审编辑:王亮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