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创新”与“民生” 2025烟台国资国企将这样干!

2025-02-13 16:44:4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于飞

  大众网记者 于飞 烟台报道

  2月12日,烟台市召开市管(市直)企业和区市国资监管部门负责人会议,全面总结过去一年国资国企在深化改革、服务社会中的卓越成就,擘画新一年高质量发展蓝图。会议凝聚共识,彰显了烟台国资国企以创新为引擎、以民生为底色,勇担使命、领航前行的磅礴力量。

  稳居前列!以占全省10.9%的资产总额实现了60.5%的净利润

  2024年,烟台市国资国企系统坚定扛牢使命担当,市县两级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营业收入3789.5亿元、同比增长23.3%。

  其中,东方电子、泰和新材、冰轮环境等企业,着力提升应对周期波动能力,充分展现了烟台国企的韧性和潜力,经营质效稳中有进,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值。

  截至2024年底,烟台市管(市直)企业以占全省16市市级监管企业10.9%的资产总额,实现了22.3%的营业收入、60.5%的净利润。其中,净利润位列全省第一,营业收入位列全省第二。

  成绩的取得,源自烟台国资国企刀刃向内的勇气。

  2024年,烟台市国资委制定《市管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引导市管(市直)企业优先向主业配置资源。建立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项目库,布局了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带动形成了绿色石化、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全面完成市属企业优化整合,将19户市管企业压缩为“9户市管+3户市直”,管理层级均控制在4级以内。

  国企改革,烟台样板硕果累累。2024年,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的90%,泰和新材、冰轮环境、密封科技、牟平区等一批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典型案例在全省宣传推广。万华化学连续两年获评国家“双百企业”标杆,稳居全省第一;泰和新材晋位国家“科改企业”标杆,位居全省第三;冰轮环境获评国家“双百企业”,位居优秀等次全省第一;东方电子作为省国资委基层企业联系点,在扩围调整中成功入选国家“科改企业”;烟台市管(市直)企业中有4户入围国家“科改企业”“双百企业”,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改革创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积蓄澎湃新动能

  会上,一系列数据和成果,无疑成为烟台国企创新驱动的“强心剂”。

  2024年,烟台市管(市直)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攻关力度。过去一年,市管(市直)企业研发投入费用57.8亿元、同比增长11.89%,金额、强度均居全省首位。

  万华化学ADI技术攻关团队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泰和新材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其间位芳纶纤维助力“织物版”国旗在月球背面首次升起;冰轮环境超大温升蒸汽热泵离心压缩机获评2024中国制冷展“工业热泵”品类唯一金奖产品;张裕集团获国内外金奖及金奖以上奖项60余项,行业领先地位持续巩固;东方电子入选山东省首批数字产业创新中心,承建的烟台市虚拟电厂正式运营;东方航天港提升中低轨卫星多样化、规模化发射创新能力,保障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裕龙发展公司全面提高科技创新整体效能,为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按计划投运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于未来的创新发展路径,烟台市国资委有着清晰的规划。

  2025年,烟台市国资委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聚力现代化公司治理全面完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收官、价值创造力全面提升、11个方面问题全面整治“四个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优化结构,推动市管(市直)企业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聚焦主责深耕主业: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市管(市直)企业持续做精主业做强实业。

  切实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布局谋划一批主业突出、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强化投资刚性约束,坚决杜绝盲目扩张和无关多元,提升投资质量效益。

  加强资本运营和对外合作:发挥国资国企招引作用,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深化对外合作交流,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建立完整的招商引资项目库。

  民生为本!充分发挥在经济社会中“主力军”“压舱石”作用

  多年来,烟台国资国企系统始终将民生责任扛在肩头,充分发挥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力军”“压舱石”作用,主动担当责任,积极保障民生,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公交集团去年安全运营1.12亿公里、同比增长2.74%,为2.3亿人次提供城市交通服务;蓝天集团积极保障燃气供应,去年铺设各类管道长度达705公里,为125万户居民、2508户工商业户供气3.7亿立方米,储存保管政府储备粮18.22万吨,质量达标率、宜存率均达100%;交通集团圆满完成重点时段运输保障任务,9个汽车站共发送旅客340万人次,蓬长客港实现旅客吞吐量331万人次、货物吞吐量316万吨;截至2024年底,市管(市直)企业社会贡献总额471.5亿元、出口产品销售收入375亿元、上缴税费76.8亿元,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会上,蓝天集团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要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各种急难愁盼问题,精心做好滨海一线串珠成链、陆海联动“文章”,高质高效办好125万用户燃气供应、20余万吨盐粮保障、2300万平方米物业管理,力争年内市区在管在运停车泊位突破5000个,厚植民生福祉、擦亮幸福底色。

  公交集团负责人也表示,2025年将新增优化公交线路20条以上,持续改善公交可达性和便捷性。探索推进烟威两地公交双城联动,积极服务市重大活动,做好各大演唱会、助消费活动、马拉松等服务保障任务。打造公交“数据大脑”,精准优化发车间隔与运力配置,用最有效的资源为市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公交出行更便捷、更高效、更舒适。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烟台国资国企正以创新之笔书写民生答卷,以担当之姿勇立时代潮头。未来,这支“主力军”将继续以澎湃动能驱动城市前行,为烟台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贡献国企力量!

初审编辑:于飞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