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蔡云飞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屈晨晨 通讯员 莫言 烟台报道
近期,国家标准《燃气气瓶和燃气瓶阀溯源二维码应用技术规范》将于2025年6月1日颁布实施,这是烟台市特检院继在全国气瓶经验交流会上做典型发言交流以及《免定期检验液化石油气10年专用钢瓶制造和智能化管理的应用研究》获得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后的又一项重大科研成果。
燃气气瓶广泛使用于千家万户中,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燃气气瓶的制造、注册登记、使用、定期检验、消除燃气气瓶使用功能、监督管理涉及不同单位、部门,其标准化管理一直是个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国家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编写相应国家标准的任务。山东省烟台市辖区内有3家燃气气瓶制造企业,前期,在烟台市市场监管局的大力辅助和支持下,3家燃气气瓶制造企业分别在制造、检验、安全监管方面摸索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试点优势明显。
烟台市特检院积极参与GB/T 45439-2025《燃气气瓶和燃气瓶阀溯源二维码应用技术规范》标准编写工作。在试点过程中,规范了燃气气瓶和燃气瓶阀溯源二维码的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溯源系统的基本要求,以及燃气气瓶和燃气瓶阀溯源系统的设计、制造、建设、应用、维护和管理工作,为燃气气瓶全寿命周期管理和瓶装燃气全过程提供基于溯源标识的全链条数据信息贯通服务。通过制造溯源系统逐只记录制造单位所生产的燃气气瓶和燃气瓶阀的制造档案数据,逐批记录产品合格证、批量质量证明书、监督检验证书、型式试验证书以及燃气气瓶产权单位标志信息等,上传至溯源信息系统并提供下载、更新服务。同时,提供公众扫码查询功能,扫描溯源标识即可查看制造单位公示的燃气瓶和燃气瓶阀制造数据及隐患警示、缺陷召回信息,解决了从制造、注册登记、瓶装燃气的配送和用户使用、定期检验、消除燃气气瓶使用功能、监督管理全链条的标准化信息管理,避免了不同单位、不同地区差异化管理带来的不便,让企业实现信息化生产及管理,大幅度提升行业制造追溯水平。
此项技术规范的实施,将重塑民众对燃气气瓶的信任,减少因各类燃气操作事故导致的舆情等各种问题的发酵,维护燃气气瓶市场长治久安。同时,通过建立溯源系统也将科学、可追溯地管理我国超过1万家燃气气瓶充装单位,大幅减少黑气瓶、报废翻新气瓶、倒气、定期检验不合理及安全评估不做水压等行业存在的问题。
下一步,烟台市特检院将结合社会反馈意见以及专家意见完善修改标准内容,深耕专业优势、创新驱动突破、服务产业大局,充分倾听燃气气瓶和燃气瓶阀行业的呼声,确保标准“接地气、能落地”,推动燃气气瓶和燃气瓶阀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的创新实践,打造“标准-技术-产业”良性循环生态体系。
初审编辑:蔡云飞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