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孙忠涛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孙忠涛 烟台报道
2月20日,烟台市召开“三核引领 烟台担当”主题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聚焦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烟台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徐忠,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明浩、王欣培、韩喜强出席会议,详细介绍了2024年民政工作成果及2025年发展规划。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烟台市民政局在养老服务、民生兜底保障、公益慈善和为民服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民生与生态协同共进
2025年是烟台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关键一年。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徐忠指出,烟台市民政局将全面落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围绕老龄服务、慈善城市品牌、社会事务管理、民生兜底和社会治理五大领域,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养老服务方面,优化供给结构,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和智慧化养老院,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慈善事业方面,打造“品重烟台·慈善之城”,壮大慈善主体与阵地,2024年新增慈善组织29处,募集善款1.3亿元;社会事务方面,加强殡葬、婚姻登记及残疾人福利保障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民生兜底方面,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精准实施救助,2024年通过“大数据+铁脚板”精准帮扶6.4万低保对象;社会治理方面,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效能及区划地名管理水平,助力绿色低碳示范城市建设。通过多领域协同推进,烟台市民政局正以民生“温度”擘画高质量发展“高度”,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居家养老新举措:从“老有所养”到“老有优养”
面对日益增长的居家社区养老需求,烟台市民政局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明浩介绍,烟台市约有190多万老年人倾向于居家社区养老。为此,自2022年起推出的“五心”助老服务已惠及3万余人次,并计划到2025年完成不少于82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
此外,通过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将养老院的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家庭。2024年,烟台成功争取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支持,2025年将为不少于4800户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居家养老服务,真正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优养”的跨越。
婚姻登记创新:从“便民服务”到“文化赋能”
随着增设婚假新规的落实,烟台市民政局推出多项便民措施,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量。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欣培介绍,2024年共办理婚姻登记业务32428对,举办集体颁证仪式96场次,开展婚姻家庭辅导16000余次。
未来,烟台将推出特殊节假日预约登记、“婚育户”一件事联办服务,并组织“海誓山盟·情定港城”等婚俗宣传活动,积极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同时,打造特色婚姻登记巡回点,结合慈善、文旅与公益元素,为新人提供个性化、沉浸式、多场景的婚姻登记体验,推动婚姻登记从“便民服务”向“文化赋能”升级。
“情暖万家·爱心陪护”:从“医有所护”到“心有所依”
为更好地满足特困人员多样化需求,烟台市民政局启动“情暖万家·爱心陪护”项目。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喜强介绍,该项目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购买住院陪护保险,提供最长5天的免费住院陪护服务,缓解其住院陪护压力,确保“医有所护”。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可通过拨打项目服务热线申请陪护,详情可关注烟台市民政局微信公众号或拨打社会救助热线咨询。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特困人员的实际困难,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真正实现“心有所依”。
民生为本,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烟台市民政局通过一系列务实创新的政策和服务,构建了一个更加和谐、温暖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支持。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烟台市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更标志着烟台市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未来,烟台将继续以民生“温度”擘画高质量发展“高度”,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烟台经验”。
初审编辑:孙忠涛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