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蔡云飞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曹昱 通讯员 丁俐丽 烟台报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年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职业规划模糊、技能提升需求迫切、社交圈子狭窄等问题。共青团莱阳市委立足创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目标,充分发挥青年夜校这一载体作用,坚持多样化统筹夜校资源、多元化设置课程模式、多维化壮大师资力量“三重唱”,打造独具梨乡特色的青年夜校·青春有“young”品牌,为在莱青年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青年全面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青春动能。
多样化统筹夜校资源,有效提升青年情感“强归属”。一是充分利用团属资源。通过绘制青年群体分布热力图、整合主城区团属资源,精确选取青年流量大、交通便利、基础条件较好的青年之家、青年轩、志愿服务中心等地点作为活动开展场所,打造城区、镇街团组织联动协同的共享阵地活动体系,链接拓展社会阵地同步开办青年夜校。二是广泛发动社会资源。聚焦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积极对接瑜伽馆、烘焙店、健身馆、教育培训机构等阵地,积极构建多类别、多领域的夜校资源体系。目前,共打造夜校阵地10余处,在市区形成了以青年夜校为圆心的15分钟交通圈,满足青年便捷出行、轻松学艺的需求。
多元化设置课程模式,着力解决青年急难“补短板”。一是摸清青年需求。通过调查问卷、学院访谈等方式收集全市不同领域的1000余名青年对“青年夜校”课程制定的建议和课程体验后的反馈意见,有针对性地优化课程内容与活动形式,确保项目贴近青年实际需求、符合青年预期效果。二是丰富课程设置。根据前期调查结果,开设涵盖国学文化、跆拳道、八段锦、瑜伽、演讲口才、思维导图、应急救援等10余个领域的30多种课程,在舒缓工作压力的同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提升青年群体的综合素质。
多维化强化服务保障,切实赋能青年成长“增本领”。一是壮大师资力量。邀请“青年讲师团”、青联委员以及各界青年典型22人担任“青年夜校”授课讲师,构建多元且专业的师资力量储备库,实现从团委主责到社会协同发力,共同助力青年奔赴美好未来。二是汇聚共建合力。牢牢把握资源社会化的工作理念,突出让广大青年朋友受益的宗旨,精准整合团属活动资源,解决活动保障问题。运用市场化方式,采用“公益+低价”相结合的运营模式,让青年群体参与夜校学习毫无负担的同时,实现“青年夜校”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共青团莱阳市委将继续秉承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宗旨,不断优化青年夜校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满足青年成长成才的需求,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
初审编辑:蔡云飞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