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大众信箱
用户名:
密 码:
 

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首  页 | 新  闻 | 山  东国  内国  际体  育财  经烟  台| 蓬  莱

         便 民 | 女  性娱  乐 | 健  康图  片汽  车 | 房  产论  坛 | FLASH

      您的位置: 中央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新提法

与建国以来十个五年计划相比,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有一系列新的提法。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在建立相关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遴选出以下110个新提法。从这些新提法中,可以看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新的理念、思路和措施。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科学发展观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执政兴国

5、抗风险能力

6、坚持以人为本

7、转变发展观念

8、创新发展模式

9、提高发展质量

10、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1、循环经济

12、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13、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4、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15、原始创新能力

16、集成创新能力

17、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18、工业反哺农业

19、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0、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21、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2、资源利用效率

23、“多予少取放活”

2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25、优质粮食产业工程

26、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27、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28、土地整理

29、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

30、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31、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

32、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

33、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

34、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

35、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

36、“少生快富”

37、“村村通”

38、清洁能源

39、绿色食品

40、县域经济

41、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42、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

43、易地扶贫

44、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45、技术创新体系

46、国家工程中心

47、企业技术中心、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48、数字化音视频

49、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

50、军民互动合作

51、大型服务企业集团

52、开发利用煤层气

53、石油战略储备

54、生物质能

55、数字电视网

56、下一代互联网

57、“三网融合”

58、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59、资源地质储量

60、信息引导

61、振兴东北地区

62、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63、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64、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65、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

66、以东带西

67、东中西共同发展

68、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69、天津滨海新区

70、要素集聚能力

71、新城市群

72、人居环境

73、开发节约并重

74、节约优先

75、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76、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77、节约型增长方式

7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79、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

80、保护优先、开发有序

81、生态补偿机制

82、电子政务

8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84、增值税转型

85、实施燃油税

86、稳步推行物业税

87、内控机制建设

88、失信惩戒制度

89、处置贸易争端能力

90、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91、提高生产制造层次

92、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93、教育资助体系

94、学习型社会

95、和谐社区、和谐村镇

96、畅通诉求渠道

97、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

98、平安创建活动

9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00、应对人口老龄化

101、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

102、个人收入信息体系

10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04、文化产业格局

105、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106、办好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107、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108、培育现代中药产业

109、贯彻实施反分裂国家法

110、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来源:中国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内容:

 上一条:
 下一条: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 闻 搜 索

关键词: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烟台站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