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蔡云飞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屈晨晨 李祯 汤淼 实习生 董玉 烟台报道
人来到这世上,其一生的意义究竟何在?这个清明节,在烟台市牟平区沁水河畔,我们邂逅了对生命的另一种注解。
春风轻抚,晴光潋滟,沁水河畔的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林中,松柏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在诉说着积攒一冬的思念。
2025年烟台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沁水河畔举行
缅怀纪念活动现场
4月2日,清明节前夕,一场庄重的遗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在这里举行。活动现场,一束束洁白的菊花静静摆放,寄托着无尽哀思,也见证着生命以非凡形式延续的动人篇章。此刻,遗体捐献已不再是曾经人们避而不谈的 “社会禁忌”,而是转化为一种以豁达的态度直面生死,凭借无私大爱延续生命、温暖世间的动人力量。
遗体捐献者家属刘承玲
刘承玲与丈夫崔传福合影
纪念活动结束后,遗体捐献者家属,78岁的老人刘承玲伫立在纪念碑前,久久凝视,默然不语。刘承玲的丈夫崔传福,是一位有着64年党龄的老军人,在2023年6月9日完成人生最后一次“冲锋”——将遗体捐予滨州医学院,角膜则让两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他常说,是党员就要冲锋在前、就要无私奉献,要把最后一份力献给人民。”刘承玲回忆起丈夫生前总念叨的话,满是怀念。刘承玲讲述,自2002年从电视上了解遗体捐献后,老伴儿崔传福便立下志愿,来这世上走一趟,与其化作一缕青烟消散,不如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他和我说,我的岁数比你大,将来可能我先去世,你考虑一下,咱们是不是都可以将眼角膜和遗体进行捐献。”
遗体捐献者崔传福年轻时的照片
崔传福老人捐献眼角膜证书
崔传福老人遗体捐献证书
在崔传福的影响下,相伴52载的妻子刘承玲也于2023年3月郑重签署了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他做的是好事儿,我打心底里支持。这一辈子,他一直教导我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办事儿,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刘承玲轻抚崔传福年轻时的照片,眼中泪光闪烁,“他乐于助人,为人处事古道热肠,这么多年,我对他一直都很信赖。我想告诉他,我和孩子们都会好好生活,身体健健康康的,放心吧。”
缅怀纪念活动现场
截至目前,烟台市遗体捐献报名登记1212例,成功捐献250例,角膜捐献登记1345例,成功捐献342例,器官捐献报名登记39,598例,成功捐献522例。
缅怀纪念活动现场
真正的永生,从来都不是活在墓碑上。向所有传递生命希望的人们致敬,这个春天,因爱而生机勃勃,生生不息。
初审编辑:蔡云飞
责任编辑:李波
人来到这世上,其一生的意义究竟何在?这个清明节,在烟台市牟平区沁水河畔,我们邂逅了对生命的另一种注解。[详细]
记者从国铁济南局烟台车务段获悉,清明小假期旅客运输期限为4月3日至7日,共5天,实行高峰图。烟台地区预计发送旅客27万人,高峰日为4月3日,预计发送旅客8万人。[详细]
为充分发挥卫生专业优势,规范体重管理服务模式,烟台市卫生健康委积极引导医疗机构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专业特色设置体重管理相关门诊。目前,全市共有36家医疗机构设置了体重管理门诊,可为广大市民控制体重提供医学检查评估、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医学治疗干预等专业化[详细]
春风执笔,在烟台的海岸线上洇开层层水彩。杏花蘸云作画,连翘鎏金点染,梅花织就粉雾烟霞——这座被春天偏爱的城市,正上演着一场热闹的花事雅集。[详细]
3月30日,天津航空烟台过夜基地启用大会在烟台机场举行,天津航空首架过夜运力提前进驻机场,并于当天成功执行烟台至揭阳航线首飞。天津航空也成为继中国东航、山东航空和幸福航空之后,入驻烟台机场的第四家基地航空公司。[详细]
光电及磁性材料产业是具备新质生产力特征、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发展光电及磁性材料产业,烟台市高度重视,将之列为市级调度的重点产业链之一,作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重要支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