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波
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烟台手造 仙手创造”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
莱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莱阳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任于立宁
大众网记者 屈晨晨 烟台报道
11月17日上午,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烟台手造 仙手创造”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发布全市非遗保护传承与手造创新发展的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莱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莱阳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任于立宁介绍,今年以来,莱阳市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发展保护工作的好方法、新途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乡土,发展于传承,展示于舞台,回馈于群众。
积极对外推介。组织非遗传承人赴深圳、昆明等多地参加文旅推介会、非遗项目交流会等文化交流活动,助力莱阳非遗项目走出莱阳,进一步提升莱阳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中央电视台《家乡的年味儿》《你好生活》《中国农民丰收节歌会》《一起音乐吧》等节目录制,助力非遗在全国观众面前绽放风采。
加大展示力度。结合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文化节点,广泛开展非遗展演、传习体验活动、非遗大集展销、非遗进景区等系列展示活动,提升莱阳非遗文化知名度美誉度;打造微信公众号“非遗课堂”专栏,以传承人制作技艺为内容,以视频为形式,进行非遗线上展示,向大众普及非遗知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非遗、传承非遗、保护非遗。
注重非遗传承。定期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螳螂拳、豆面灯碗、花饽饽等非遗项目传习体验活动,定期开展非遗专题讲座、线下非遗课堂,向学生深入解析非遗项目历史脉络、核心技艺,展示非遗文化魅力,帮助青少年深入了解莱阳非遗故事,激发青少年兴趣,把非遗传承植根于青少年心中,助力非遗传承队伍建设。
探索“非遗+”模式。多渠道拓宽非遗项目发展空间,将非遗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文旅融合等重点工作相结合,探索“非遗+产业”“非遗+研学”“非遗+教育”等多种融合发展模式,让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经济发展互相融合,激活非遗生命力,助力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波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名单,烟台市25家企业上榜。其中,17家企业将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占全省新认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总数的1/3,年度新增国家示范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详细]
笑,是世上最美的表情。每一张笑脸都记录着点滴幸福,镌刻着温暖故事。一张张笑脸叠加,便组成了城市的民生温度。近年来,烟台市坚持以“小切口”做实“大民生”,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为全面展现烟台人民的美好生活,大众网烟台推出系列策划“笑脸[详细]
烟台,这座被誉为“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葡萄酒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葡萄酒爱好者和品酒师。11月16日-17日,“醇香烟台·微醺世界”烟台葡萄酒文化系列主题活动文学艺术名家采风行在烟台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文学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