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2,“话”烟台教育① | 烟台市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2-12-16 15:50:0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立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立立 通讯员 卢鹏 烟台报道

  2022年,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师德,铸师魂,争做“四有”好老师,锚定建设我市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聚焦全市教育工作重点,围绕中心,同心聚力,积极谋划,勇于担当,在激发活力中创新人事工作思路,引领广大一线教师做好学生的“大先生”和引路人,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总体呈现良好风貌。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工9.6万人,平均年龄42.3岁,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63.1%,大学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93.3%,一支政治过硬、专业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有理想信念”已经成为全市教师招聘和培养提升的首要条件,真正做到了让有信仰的人站讲台、讲信仰。

  师德师风建设机制不断完善

  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揽子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培训机制、教师队伍信用体系、教师宣誓和荣退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聘请122名师德师风监督员,构建多元化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建立师德违规通报和案例警示教育制度,充分发挥师德评价第一标准作用。

  师德培育成效显著

  启动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千人百日行”线上培训,丰富师德培育载体。用三年时间培育了1400余名种子教师,认定了20个烟台市师德涵养基地、6个烟台市教师实践教育基地,通过经典诵读、开设专门课程、组织专题培训等形式,汲取文化精髓,传承中华师道,帮助教师立“根”铸“魂”。

  课后延时服务无怨无悔

  一年来广大教师舍弃个人休息时间,在做好对学生作业指导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读书、科普等活动,课后延时服务开展有声有色。尤其是高中教师,每天有早晚自习,以校为家、辛勤付出,为我市高考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实施教育人才引进“1234”工程,不断提升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和引进质量,形成了“机制全、平台广、行动快、创新多”的教育人才引进新形态。

  补充质量进一步提升

  年内全市新招聘教师1321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639人,占比达48.37%。

  补充方式更加灵活

  采取线上、线下招聘,首次开展全市教师招聘统一笔试,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做好教育人才抢抓工作。

  补充渠道进一步完善

  年内494名山东省公费师范生入职全市乡村中小学校,成为乡村教师新的生力军,优化了全市教师学历结构。常态化开展送教下乡、上门指导等教研交流活动,为全市81个农村义务教育学区选聘配齐83名农村特级岗位教师,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区全覆盖。

  深化改革,敢为人先,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斐然,不断开创烟台教师队伍建设崭新局面。

  教师教育引领发展

  研究出台《烟台市“十四五”教师教育行动计划》,牢固树立“教师是教育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落实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引领全市各中小学校推进教师持续性发展。力争到“十四五”末,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区域均衡发展、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教学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县管校聘”改革升级

  印发《关于深化“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意见》,年内2373名教师校长交流轮岗,通过政策引领和制度保障,带动优质教师资源在全市学校间合理流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被《山东教育报》等媒体予以重点报道。

  职称评审更加规范

  印发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市属高职院校职称自主评聘制度;开展2021年度3374名教师职称评审工作,1343人通过评审,60人取得正高级职称资格,真正实现了让广大教师“明明白白评职称,安安心心干教育”。

  深化教师培养,提升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本领;打造“领军人才”,强化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面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建立“统筹规划、分级负责、相互衔接、整体推进”的教师教育工作机制,构建以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为支撑、现代远程教育为支持、立足校本的教师教育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培训以远程为主、骨干培训以集中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为主”的教师教育工作格局。

  名师队伍进一步壮大

  新认定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34人,新入选国家教学名师2人;10名教师入选省优秀乡村青年教师奖励计划,入选比例全省最高。目前,全市共建有6个齐鲁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16个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33个烟台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拥有齐鲁名师名校长(含人选)80人,烟台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含人选)806人,学科带头人(人选)400人,教坛新秀609人,改变了我市过去教师队伍有岭无峰的状况。

  “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深入实施

  组织5.3万余名教师完成“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网络研修,连续第4年成为全省唯一研修完成率达100%的地级市。

  教师专业化进一步提升

  实施烟台市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工程,两年606名教师参与学历提升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印发《烟台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5年)》,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全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1.6%。

  近年来,烟台市累计选派200余名教师赴长岛、海阳、莱阳、栖霞,临沂、德州,西藏、新疆、重庆等地开展扶贫支教工作,支教教师们抛家舍业,奔赴异乡,用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博大的胸怀在贫困山区、雪域高原、祖国边陲、偏远海岛书写着烟台教师的故事。

  扶贫支教以身垂范

  2022年,烟台市先后选派6名教师援助西藏日喀则一高和齐鲁高中,选派35名教师援助重庆巫山、德州,进一步展现了烟台教师的良好形象。

  推动区域教育更加均衡

  市级层面选派30名优秀教师赴海阳、莱阳、栖霞、长岛支教,实施栖霞、长岛教师培训专项支持计划,有力的促进了对当地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冯炜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