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胡昌辉
责任编辑:石语轩
孙岩为患者做手术
孙岩在询问患者病情
孙岩在诊查患者
大众网烟台·海报新闻5月15日讯 (通讯员 成修 马瑾) “孙主任,真是太谢谢你了,困扰我多年的中耳炎现在已经痊愈了,太谢谢了!”近日,在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房,患者张女士前来复查,看到自己的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她激动地说。
患者不需要开刀,凭借一根“圆珠笔芯”就能在狭窄的耳道内实施多种手术、这项技术在省内也只有一两家医院可以开展;戴上MR眼镜借助3D全息影像模型开展高度复杂侧颅底肿瘤切除术,在省内,目前也只有烟台毓璜顶医院在开展,且已开展10余例。
1小时顺利根除中耳胆脂瘤
2年前,家住栖霞的张女士患上了中耳炎,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她服用过药物治疗,可效果一般,耳朵时好时坏。4月份,张女士的耳朵不断流出恶脓,听力也一再下降。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张女士来到烟台毓璜顶医院,经过详细检查,张女士被诊断为胆脂瘤型中耳炎。
张女士回忆,其母亲多年前亦患有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做了手术。当时医生在母亲的耳朵后部位打开一个切口进行了手术,虽然手术很成功,但耳后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疤痕,不得不尽量留长发遮挡。担心自己也会留有疤痕,所以,拖了这么久没有手术,在了解了张女士的顾虑后,该科室副主任孙岩为其实施耳内镜下的微创中耳手术,不需要耳后切口。
手术中,孙岩使用一根“圆珠笔芯”似的小金属棍就完成了手术,仅用1个小时就顺利完成而且成功根除了胆脂瘤。手术后两天,张女士出院回家。
孙岩副主任介绍,“圆珠笔芯”其实就是耳内镜,耳内镜是一个带镜头的金属窥镜,经过外耳道伸到耳朵里,通过光纤照明,镜头就可以看到耳朵很深的地方,能提供高分辨的图像和多视角,可探查在传统显微镜下看不到的“盲区死角”,图像传送到显示器上,再把图像放大,就可以在显示器上面清楚看到耳内的病变。医生一般是单手拿耳内镜和手术器械,边通过耳内镜观察,边对细小病灶作出精细处理,也正因为是单手操作,对手术医生的镜下操作要求也非常的高。
由于耳朵很深,结构精细,里面还有负责听力的、有负责平衡的、也有负责面部肌肉运动的神经等复杂结构器官,以往都是采用在显微镜放大很多倍后进行手术,有时需要用电钻去磨掉很多骨头才能看清和清除病变,往往要在耳朵后面或耳前切口,手术后难免留下皮肤疤痕,这也是部分中耳炎患者不愿意手术的原因。而耳内镜手术则可以通过外耳道即自然孔道进行手术,虽然在数十年前就已出现,随着手术器械的升级和高清窥镜设备的出现才开始流行,而且省内至今也只有一两家医院可以开展耳内镜下复杂的中耳胆脂瘤手术。
“与传统显微镜手术相比,耳内镜手术具有视野直观、灵活性强、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孙岩说,耳内镜手术还可用于耳内镜鼓室成形术和鼓膜修补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人工听骨的听力重建术、镫骨成形术等多种手术。
借助3D全息影像模型开展肿瘤切除术
2017年10月份,张先生因口角歪斜半月而来到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治疗。CT及MRI结果显示左侧鼓室、侧颅底肿瘤病变。由于患者的肿瘤位置比较深,牵连到左侧面神经、耳蜗、前庭、半规管,并且肿瘤周围骨质包绕、向上部分侵入颞叶脑组织,常规治疗难度非常大。
按照以往手术方式,多会选择中颅窝入路开颅行肿瘤切除手术,手术损伤大,神经功能、脑组织损伤重、感染等风险增高,因此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这一次,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宋西成副院长组织的耳鼻喉头颈外科团队,将虚拟现实、混合现实以及3D打印等诸多高新技术相结合,决定为张先生实施显微镜下侧颅底肿瘤切除手术。
手术前,孙岩副主任与张先生交流病情时,两人都戴上MR眼镜,眼前清晰地展现着肿瘤病灶,周围血管、组织也暴露无遗,通过旋转、移动还能将图像和病人的实际器官融合。孙岩副主任向张先生介绍病情,张先生也能直观地看到肿瘤的大小、位置及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等重要器官的解剖关系。
在充分的了解病变范围后,孙岩副主任采用了扩大迷路入路下进行了手术,切除了肿瘤,并对受累离断的面神经进行了耳大神经桥接吻合。和以往中颅窝入路手术相比,这次手术仅在耳后切开7-8厘米的口子,创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可大大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对患者的身体损伤更小。4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术后7天张先生便出院回家休养。
孙岩副主任介绍说,“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是通过技术手段读取病人的CT、MR等影像数据,生成3D全息影像模型,医生借助MR眼镜,能清晰看到病人病灶的3D影像,并可以对影像进行缩放、旋转、移动、改变透明度等操作,将3D影像与患者自身相融合,了解病灶与周围的解剖关系。手术中,设备模拟产生了全息三维模型,通过实时调整模型的方位,将其与现实病灶重合,大大提高了术者对病灶及周围信息的感知能力,也更好了实现了医生和影像学资料之间的交互性,利于精准手术的实施,提高了复杂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项全新的技术不仅提高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更让患者清楚了解病情而缓解了心理压力。
这一例病人“虚拟现实+混合现实+3D打印手术”在省内尚属首例,烟台毓璜顶医院也是省内唯一一家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这项技术,让我们得以对高度复杂侧颅底肿瘤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术中进行实施的引导,同时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充分的了解手术风险,并对手术的效果有一个正确的期望值。这两年,我们已经做了10余例此类手术,效果都很好。”孙岩副主任说。
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孙岩
专家简介
孙岩,医学博士,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耳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美国House耳科研究所、美国匹兹堡大学鼻颅底医学中心访问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耳科学分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委员、烟台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常务委员、烟台市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委员及秘书、《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通讯编委。擅长慢性中耳炎的听力重建、耳内镜手术、耳部肿瘤及桥小脑角病变的侧颅底手术、眩晕、耳聋、耳鸣的诊治、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及分泌性中耳炎的处理及相关手术。独立承担省级市级科技计划4项,获山东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烟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烟台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发表SCI、中华等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四部,参编著作多部;获国家专利4项。获烟台市优秀团干部称号。
初审编辑:胡昌辉
责任编辑:石语轩
5月14日,蓬莱市中医医院“护航生命 党员先行”党员义诊团与“护士:引领之声—人人享有健康”主题活动携手同行再度出发,来到大柳行镇门楼村开展大型义诊科普活动,把健康与关怀送到百姓身边,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面助力健康扶贫迈向深入,用实实在...[详细]
5月13日,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在门诊楼前为即将远赴重庆市巫山县执行卫生扶贫协作支援的孙建超主治医师举行欢送仪式。医院党委书记李杰,副院长解涛,部分职能科室科主任以及胸心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参加欢送仪式。[详细]
近日,福山区疾控中心举办全区慢病监测工作培训会。福山区直医疗单位、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慢病监测的工作人员参加培训。[详细]
近日,福山区疾控中心在福山福惠社区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咨询活动,面对面解答群众咨询。[详细]
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行为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近日,福山区疾控中心联合高疃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健康宣传进集市活动。[详细]
5月15日是第三个“世界正畸健康日”,烟台市口腔医院开展了义诊咨询及口腔健康宣教活动。口腔正畸科的专家现场向市民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正确解读市民对牙齿矫正的困惑与误区,获得市民的广泛好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