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避免蚊虫叮咬 以免感染寨卡病毒病
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 编辑: 2016-02-05 17:38:00
大众网烟台2月5日讯 (通讯员 正毅 曰雷 见习记者 蒋也) 目前,南美地区爆发的寨卡病毒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疫情流行情况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旅行期间应严格采取避免蚊虫叮咬的措施,避免感染,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前往当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和咨询。
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寨卡病毒于1947在乌干达寨卡森林的恒河猴体内被发现,因此被称为“寨卡病毒”,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出该病毒。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被携带有寨卡病毒的蚊子叮咬后数天内,约五分之一的人会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肌肉、关节疼痛等,也可伴有结膜炎、眼后痛和呕吐等表现,一般症状较轻,通常在2—7天后自愈,但目前对寨卡病毒病的并发症了解甚少。研究提示,寨卡病毒感染可能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一种多发性神经根炎)存在关联。
目前疫情形势如何呢?专家指出,2007年以前仅在非洲和南亚部分国家发现少量散在病例,2007年首次在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雅浦岛出现暴发疫情。2013年以来,有疫情国家及出现暴发疫情的国家呈增加趋势。2015年以来开始于智利、巴西等国家的美洲地区正在发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寨卡病毒病流行,已有25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寨卡病毒。目前,除台湾地区发现1例来自泰国的寨卡病毒病输入性病例,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尚未发现有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但存在疫情输入的风险。
关于如何防范寨卡病毒病,专家表示,目前尚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病的疫苗和特效治疗方法,最有效保护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建议旅行者关注旅行目的地寨卡病毒病和其它蚊媒疾病的流行情况,旅行期间严格采取避免蚊虫叮咬的措施,避免感染。孕妇以及正准备怀孕的妇女应尽可能避免前往有寨卡病毒病疫情的地区旅行;曾在流行地区生活或去塞卡病毒病流行地区旅行的人员,如出现可疑症状,怀疑或者担心自己感染了寨卡病毒,应前往当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和咨询。
责任编辑:石语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