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2023-02-06 08:36:4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妍明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怡莹 通讯员 王朝霞 曾颖雪 烟台报道

  时值冬季,气候寒冷,各种寒流大雾、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增多,为严防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防范意识,确保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烟台市疾控专家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春节期间要做好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不要忽视防护细节,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吸入一氧化碳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氧气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失去携氧能力,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缺氧,从而诱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急性疾病。大脑是人体需氧量最大的器官,一氧化碳中毒后常以大脑缺氧为主要症状,大多数轻至中度中毒患者经及时救治,通常预后良好。重症中毒患者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进而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原因?

  燃气燃烧时,如果氧气(空气)不足,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一氧化碳;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灶时间太长,门窗禁闭通风不良,空气不足,燃气燃烧不充分,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中毒事故发生;在密闭空间使用木炭取暖,吃炭火锅、点炭火盆;开车时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在车窗密闭、开着空调的车内睡觉等。

  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表现?

  轻型:中毒时间短,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中型:中毒时间稍长,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呈现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重型:发现时间过晚,吸入一氧化碳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要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及时打开门窗通风,将病人脱离中毒环境,给予吸氧或呼吸新鲜空气,但要注意保暖防治并发症发生;解开领扣,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中毒轻者在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2-3小时就会好转;中、重度病人在进行现场急救后,要及早送到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如果患者发生呕吐,还应尽量将患者保持侧卧位,以防止发生窒息;中毒者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使用煤气等含一氧化碳气体时应该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炖煮东西的时候不要长时间离开,防止明火熄灭后,煤气中一氧化碳泄漏致使中毒;使用热水器洗澡时间不能太长,定时换气;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不要在密闭的室内吃炭火锅、点炭火盆;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呼吸新鲜空气;不要躺在车门车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妍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