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健康饮食七问七答

2023-02-06 08:36:3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妍明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怡莹 通讯员 王朝霞 曾颖雪 烟台报道

  春节即将来临,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春节期间吃什么、如何吃,才能既享受美味又保持健康?今天,烟台市疾控中心营养专家就和大家谈谈关于春节饮食健康与安全的问题。

  问:春节假期,少不了鸡鸭鱼肉等大荤菜肴,在备菜时如何搭配食物,才能促进营养均衡?

  答: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健康推荐,我们每天应该摄入12种以上不同种类的食材(不包含调味品),每周25种以上。因此,我们每餐可以尽可能多的增加食材的种类,备菜的荤素比例可达到1:2,即荤菜占1/3。荤菜优先选择鱼、虾、贝类水产品,其次是禽畜肉类,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的肉制品。蔬菜可多选择绿色蔬菜或深色蔬菜,比如菠菜、西红柿、紫甘蓝等。

  问:面对各种各样的美食,很多时候会忍不住暴饮暴食,这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答:暴饮暴食会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当暴饮暴食的时候,肠胃的负担就会加大,超过了它们能承受的正常范围,肠胃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被打乱,导致消化不良等症状的出现。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胃糜烂、胃溃疡、胰腺炎和胆囊炎等疾病。

  问:在就餐时,科学的进食顺序是什么?

  答: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可以先喝汤,汤指清淡的蔬菜汤,能量低,还能占一点胃的容积,减少进食量,又能刺激胃酸分泌;然后吃蔬菜,让胃肠处于相对舒适的状态,蔬菜中的植物纤维也能增加一定的饱腹感;再吃些瘦肉、鱼肉、鸡肉等,补充蛋白质;最后吃主食,除了米饭、馒头,还可以吃点杂粮粥、玉米、番薯等,补充碳水化合物。

  问:我们常说“每逢佳节胖三斤”,为了避免“长胖”很多人会选择只吃菜不吃主食,这样可以避免发胖或者减少身体负担吗?

  答:只吃菜不吃主食是不可取的。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膳食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还可为人体提供膳食纤维。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机体不得不动用蛋白质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这将影响机体用蛋白质进行合成新的蛋白质和组织更新。如果想避免长胖,可以践行“三减”的生活方式,即“减油、减盐、减糖”,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坚持“吃动平衡”。

  问:各家各户都会在春节前购置许多零食作为年货,例如腰果、松子仁、瓜子等,这些零食在摄入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坚果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属于营养密度较高的食物,营养价值很高。但坚果的脂肪含量也很高,属于高能量食物,所以吃坚果不宜多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大家每周摄入坚果50g-70g,平均到每天就是10g左右,因此,建议大家选择小包装的坚果,还可以用我们的手来估量,通常不超过一把的数量为宜。

  问:家人团聚经常会饮酒助兴,喝酒时要注意什么?对于很多刚刚“阳康”的市民或服用过药物的市民,在饮酒时要注意什么?

  答:众所周知饮酒有害健康,即使少量饮酒,也能影响心血管健康,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所以建议如非必需,尽量不喝酒;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应酬,建议成年人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儿童少年、孕妇、乳母应禁酒。对于刚刚“阳康”的市民或服用过药物的市民为保护身体健康,建议不要饮酒。

  问:春节是一个休养生息、恢复身体的好时间,对于刚刚“阳康”的市民来说,如何合理搭配饮食、调节生活状态,更好的恢复元气?

  答:元气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循序渐进,不要太着急,拼命吃喝补充营养会欲速则不达。恢复元气,第一要保证能量摄入。能量主要来源于主食,康复期每餐都要吃一点主食,慢慢增加量。可以先从易消化的细粮开始,如粥、面条、面片,然后过渡到软一点的米饭、馒头,肠胃好了再增加点粗粮。

  第二要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蛋白主要来源于牛奶、鸡蛋、瘦肉、鱼虾等动物类食物。先选择那些容易消化吸收的,如鸡蛋,然后再选择清蒸的鱼虾等。

  第三保证餐餐有蔬菜,每天吃水果,有利于补充维生素和钾、钠等微量元素。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妍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