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姚辉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妍明 通讯员 谭晓丹 烟台报道
炎炎夏日,身体倦怠,特别是入伏后,动一下就一身汗,在夏季怎样才能消暑和运动两不误呢?游泳运动是就是消暑健身的好方法。但有些人游泳后皮肤会出现过敏现象,游泳后起了一身的小红疙瘩,还有些游泳池中的氯味很大,呼吸及眼睛都极不舒服,这些问题让人感到头疼。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主要是池水中化合性余氯的浓度过高造成的。含氯消毒剂加入水中以后,会与人体带入的汗液中的氨发生反应,生成氯胺,也称为化合性氯,化合性氯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包括对皮肤和呼吸道的刺激。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规定,游泳池水中化合性氯浓度要小于等于0.4mg/L,化合性氯如果超标的话就会导致皮肤过敏或者呼吸道呛咳症状。
该如何降低泳池水中化合性氯的浓度呢?主要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减少带入水体中的含氮有机物,减少化合性氯的生成。这种方法可以在水处理系统中加入尿素及有机物的分解或吸附设备,比如有的游泳场所还会加装活性炭过滤罐,可以把水中的尿素、氨和其他有机物吸附掉,从而减少化合性氯的产生。另一种方法是提高池水的氧化性,将游泳池水的氧化还原电位要保持在650MV以上,通过强氧化性把水中化合性氯分解掉,有的游泳场所除了余氯消毒外还会加装一个臭氧消毒罐作为补充性消毒,臭氧的氧化性就可以将化合性氯分解,从而降低化合性氯的浓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