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医院宫红彦:40岁以上定期检查 远离大肠癌侵扰

2020-04-12 22:18: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烟台山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宫红彦

宫红彦给患者做手术

  大众网·海报新闻烟台4月15日讯 (记者 刘妍明 通讯员 栾秀玲) 2020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关爱生命,科学抗癌”,副主题为“抗癌路上,你我同心”。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烟台山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宫红彦表示,大肠癌可防可控,只要每年定期筛查,从源头遏制肠息肉恶化,就可以有效避免患大肠癌。

  目前,我国大肠癌筛查普及率低是导致大肠癌高发的主要原因。“‘大便潜血’是大肠癌筛查中的一个项目,但很多人不愿意取大便标本,加上不少人对肠镜检查不耐受,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国内大肠癌筛查普及率较低。”宫红彦说,不少患者出现便频或便秘等症状后,第一反应是吃药,但此时大肠内已经出现肿瘤,吃药虽可缓解症状,却无法遏制肿瘤生长。“市民一旦出现便血、便秘等胃肠症状时,应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避免病情恶化。”

  “70%大肠癌是由大肠息肉和大肠腺瘤恶变来的,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因此,虽然50至65岁是大肠癌的高发期,但国家将推荐大肠癌早期筛查的年龄提前至40岁,为的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宫红彦表示,如果能及早发现大肠息肉并尽早切除,则能大大降低肠癌发病率,且5年生存率也会大大提升。

  “早发现、早治疗”一直是防治大肠癌的关键核心。“等到肿瘤长大则很难根治,甚至出现转移。”宫红彦告诉记者,曾经有一名患者应长期便秘等症状到医院就医,经肠镜等检查后发现是结肠癌,由于发现早,及时在肠镜下进行了大肠癌早期手术,术后至今已有8年时间,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生活工作与常人无异。

  “该患者确诊后,我们询问了患者家庭状况,便建议他哥哥也进行肠镜筛查。结果出来后一家人都傻眼,患者哥哥的症状居然更严重,不仅需要手术,还需要配合化疗。”宫红彦回忆道,起初让患者哥哥进行肠癌筛查时,他哥哥表示不解,“自己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为什么也检查?”

  其实,遗传因素是大肠癌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大肠癌发病诱因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其中先天性因素即为遗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家族史。”宫红彦介绍,除了家族史外,高蛋白、高脂、低纤维素饮食人群;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与结肠癌患者也都是大肠癌的高发人群。

  不仅如此,很多大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当出现明显症状后,已为时晚矣。宫红彦建议,40岁以上的居民,尤其是高危人群,无论有无明显症状,最好定期进行一次大肠癌早期筛查。同时,市民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多运动,并建立健康的饮食结构,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粮,少吃腌制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进行大肠癌早期筛查时,都要做肠镜检查。有高风险因素或大便潜血为阳性者,才需进一步做肠镜检查。“肠镜检查并非单一的检查,对于5毫米以内的肠息肉可直接在检查时摘除。不仅如此,超过5毫米且未发生恶变的息肉也可同步摘除。”宫红彦说,超过息肉2厘米,则需要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切除一部分大肠,不仅花费高,且患者痛苦较大。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大肠癌防治的金标准,市民切莫大意。

初审编辑:胡昌辉

责任编辑:石语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