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攻坚突破 鲁东大学海上“利剑”问鼎苍穹

2024-10-05 19:26:3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楠楠

  大众网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巩庆涛 刘铭 烟台报道

  大海奔腾,捷报传来。近日,捷龙三号遥四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连理岛附近海域成功发射升空。记者来到了鲁东大学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见到了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的负责人滕瑶,听他讲述,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鲁东大学是如何向海洋航天强国目标勇毅前行,勇闯科学探索“无人区”。

  因向海而生

  团队成立的契机起源于2019年的6月5日,海上第一次火箭发射成功。

  “海上发射火箭优势明显。中国是海上强国,能够支持大型火箭在海上发射。”滕瑶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海上发射船,排水量达35000吨,而目前中国最大的火箭发射推力在1000吨左右,千吨级火箭在发射船上发射,是能够支撑住的。再一个是发射点位离岸较远,能够完全避开人员密集区,从整个安全、可靠、乃至提升火箭能力来说,具备先天优势。

  为了实现海上发射火箭这一目标,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依托鲁东大学,联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船集团第709所、东方航天港产业园等13家国内顶尖大院大所、知名高校和产业园区,共同成立国内首个集“船、箭、星、控”于一体的海上航天领域重大科研平台。

  2020年,团队荣获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1次助力海上卫星成功发射,在强化自主创新、服务海洋强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023年,团队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共产党员先锋岗、烟台市海洋强市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

  2024年9月24日,“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团队”第十三次承担并圆满完成海上卫星发射支持装备保障任务。

  从成立之初到现在,5年弹指一挥间,鲁东大学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团队秉持着“一定能,一定行”的理想信念,不断优化技术方案,引进了更多的火箭型号,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提升了海上火箭发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整个中国航天的发射能力。

  因人才而兴

  滕瑶长期致力于我国海工装备研发设计及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主持设计了国内首艘满足挪威北海恶劣海域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亚洲第一座“非对称无横撑深水半潜式起重生活平台”、世界最先进的第七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高端装备,打破了欧美对高端海洋装备的垄断,获得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一等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近三年,他带领团队在海上卫星发射与回收装备、海上装备智能化及信息化等领域强化自主创新。

  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海上航天是新领域,有时会碰到无法预料的挑战。团队高度重视专业能力的磨砺,鼓励结合个人兴趣进行专业能力深造,并为个人专业能力成长铺平道路、提供助力。

  目前团队在依托鲁东大学现有的人才资源的同时,积极与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航天一院、航天五院、中船集团第709所、海洋工程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开展合作,联合申请的山东省重特大科研项目也在陆续展开。后续,鲁东大学持续开展海上航天装备基础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及成果转移转化,引领、服务于重大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具体实践。

  因创新而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要落在两件事情上。一个是团队,一个是创新。有了团队,要想办法推进创新。有了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也能进一步推进知识成果的转化和对外合作。

  比如,火箭在进流程时,整个火箭需要竖起来,在海上站着的时候,风、浪、流、涌、潮汐都会对船的姿态和火箭的状态造成直接的影响。现在到了海上之后,很多火箭都不适应海上环境,究竟应该怎么做?

  “就跟船舶支持人一样,好的船,就是让人在船上不会晕,好的发射平台,尽量地满足火箭要求,不给火箭添麻烦。”在采访中,滕瑶透露最新研究进展,目前团队在考虑,火箭在海上可能抗不了比较大的摇动,正在研发一套能够适用于大多数火箭型号的“扶稳装置”。

  “既然‘自己’站着有问题,我用一个装备给你扶助,扶助的过程中,可以用扶助抵消晃动,也可以减少火箭在这个过程中的影响,相关计算分析已经完成,理论很容易,亟待解决的是实施问题。因为火箭讲究的是万无一失,必须在点火的一瞬间,‘扶住’的手,恰到其分地快速打开。”滕瑶透露,这个实施性,正在开展模型、原理样机的相关实验,今年年底相关的技术参数都能完成,希望在明年上半年能够完成扶稳装置的总体设计和制造,能够让更多的火箭型号尽快在海上形成发射能力。

  “全球与海上航天相关的知识产权大概有200项左右,团队获授权专利近百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6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中国工业设计奖金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滕瑶介绍,团队正在积极布局海上航天领域的专利群,目前占总体的40%左右,这也是目前国内、国际最密集的海上航天技术专利群,不仅布局海上发射船的相关专利,对于未来,希望实现近岸、近海、远海、远洋四个领域的发射能力的相关专利。走一步,看两步。团队逐渐把知识产权布局好,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让本地的海上发射能力越来越强,海上航天产业越来越强,使本地的科研队伍变得越来越完整。

  面向海上航天发射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协同攻关,团队先后突破了海上发射支持装备设计、海上回收及验证、火箭尾焰导流与防护、海上卫星发射及回收指控等关键核心技术,圆满完成海上发射方案论证、装备稳定性控制、结构安全优化、支持保障装置研制、海上实测等任务,深度保障完成13次海上发射任务,成功将75颗卫星送入既定轨道,为常态化、高频化、安全可靠发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联合研制的全球首艘新型海上发射专用船,曾亮相北京科博会并获得最佳展示奖,现已投入使用。

初审编辑:王瑜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