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辰辉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周密 通讯员 王力娇 王雅慧 烟台报道
“中医经络,西医解剖,二者截然不同却又相辅相成,但如何更好地守护患者的骨健康才是我们骨科医生的职责,无问中西。”谈及骨科的诊疗,文登整骨烟台医院骨关节科专家周志高用自己独特的见解,开启一场中医整骨手法与西医解剖学的时空对话。
以“筋骨同治” 诠释中医整骨精髓
整骨是中医治疗人体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医生通过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端提挤按、摇摆触碰、挤夹分骨、折顶回旋、推拿按摩、接骨续筋、按摩理筋、叩击合骨、功能复位等整骨手法,最后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病人的骨伤疾病。在“文登整骨”名牌的耳濡目染下,周志高认为中医的“筋骨并重”理念是整骨疗法的灵魂。
“筋骨相连,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密不可分。所谓‘筋骨相连,骨折筋必损’‘伤筋动骨一百天’‘打断骨头连着筋’就是这个道理。”在周志高看来,骨伤科治疗必须二者兼顾,做到“筋骨同治”。因此,这位深耕骨伤领域近40年的医者,将千年整骨智慧凝练成“三步疗法”:术前以中医手法重塑筋骨平衡;术中精细操作,力求在接骨时保护筋肉组织免受损伤;术后中药熏蒸加速气血流通,这种全程贯穿的“筋骨同治”理念,使众多复杂骨伤患者重获新生。
中西医融合 破解骨科治疗困局
面对重度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棘手病例,周志高曾遇到过该类患者因行关节置换手术导致下肢动脉痉挛,神经过度牵拉,出现下肢血液循环以及皮肤感觉异常,后期通过及时补救治疗避免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针对此类患者周志高为其量身定制“中药预矫形+精准置换术”治疗方案。在手术前,通过中药熏洗、疏筋软化缩小关节畸形,使关节自然舒展至手术安全区,再实施微创置换,成功规避血管神经损伤风险,以达到患者的最佳治疗效果。他强调,现代骨科已进入“精准预判,分阶治疗”的新阶段。
作为文登整骨流派的中西医融合实践者,周志高在谈及标志性技术时,“闭合穿针”总会率先跃出。这项颠覆性创新技术将传统中医“拔伸复位”整骨手法与现代影像学技术深度融合,在四肢骨折(脱位)治疗领域开创了微创诊疗新纪元。不同于传统开放手术需要切开组织的创伤性操作,该技术通过精准的经皮穿刺定位,在X线引导下实现骨骼结构的精准复位与内固定,使患者免于承受手术切口带来的身心创伤。临床实践显示,该技术具备创伤小、痛苦少、复位精准、固定可靠、恢复周期短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显著优势,被业界誉为“骨伤诊疗的绿色革命”。
PRP技术 再生医学激活骨愈合潜能
中医强调功能复位,西医强调解剖复位,在当下人们对于健康要求越来越高,借助现代医疗手段是必然。
“像股骨颈骨折这种深部位骨折,需要借助中医的手法复位和西医的坚强内固定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股骨颈骨折需要面临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减少此类并发症就可以借助现代医学的力量。”曾有一位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内固定部分断裂复杂患者,周志高团队先是给出两种治疗方案:一是取出断裂的钢钉并更换,预判效果非常差;二是建议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均遭到患者拒绝,但周志高选择巧妙引入PRP富血小板血浆技术实现破局,将制备好的PRP(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至骨折断端和髋关节内,辅以中医中药治疗。“我们要像修复古画一样,唤醒骨骼的自愈潜能。”周志高说道。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这种“细胞级”现代医疗手段,正在改写骨科治疗史,造福无数患者。
从事中医骨伤、骨关节科临床工作近40年中,周志高精勤不倦、守正创新,在发扬传统中医的同时,没有停止探索创新的脚步,充分利用现代AI智能及骨科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创造性地将人工智能与传统中西医理念相结合,在筋骨方寸间走出独树一帜的中西医融合之路,守护着百姓的骨健康。
初审编辑:张辰辉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