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赵洁 烟台报道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此时日照时数增加,冰雪融化,降水开始增多,气温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温暖过渡。阳光温和、细雨潇潇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雨水时节,在生活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多注意。
做好春捂
初春阳气渐生,寒气始退,日趋暖和。许多人认为雨水过后,天气回暖,可以去棉穿单了。实际上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尚跟不上天气的变化,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故此时需要注意“春捂”。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脖子、背部、腹部、足底、脚踝,有助于预防感冒、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其次,湿气加重,对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的患者也会有影响,容易诱发呼吸道类疾病。另外,天气忽冷忽热会引起血压波动,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也要多加注意。
调养肝脾
雨水时节,肝旺脾弱,加之外界风寒湿重,易困着脾脏。脾虚易导致疲乏、四肢无力等,故饮食上宜调养脾胃。此时当多吃甘平补脾之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时令蔬菜如豆芽、莴苣、黄花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滋肝益肾之品,如枸杞、花生、大枣。另外,时令的樱桃、草莓等水果均可多食用。平时可进行散步等小运动,并养成每天按时睡觉起床的习惯,舒缓身心,赶走春困,将身体调整到一个正常的状态。
中药茶饮
雨水季节北方气候的特点是气温逐渐回升,开始有降雨,但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忽冷忽热,容易出现“倒春寒”现象。这种气候条件下,人体容易感冒、咳嗽等。针对雨水特点,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药房窗口特备雨水节气茶饮,邀您品饮春日温暖。
该茶饮由生姜、紫苏、红枣等熬制而成,具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的功效。其中生姜和紫苏都能祛寒散邪、温通经脉,有助于缓解感冒、咳嗽、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紫苏还可以行气宽中、和胃止呕。红枣性味甘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三者合用,适用于雨水寒湿时节,外感风寒湿,内伤脾胃,消化不良,风寒感冒者。
春寒料峭万物苏,疏肝健脾正当时。乍暖还寒的节气里,愿您衣领护颈背,足踝避风寒,春捂守健康;莴苣添鲜绿,红枣温脾胃,食养顺春意;一盏紫苏姜枣茶,驱寒暖身润心田。在细雨润物中收获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