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达口腔25年:激荡年代中的“不变”哲学

2025-02-17 16:19:09 来源:  作者: 刘慧慧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曲怡璇 烟台报道

  在资本狂飙的口腔医疗市场中,低价营销、流量争夺、连锁扩张的喧嚣此起彼伏。部分机构以“低价矫正”吸引眼球,资本推动的连锁品牌遍地开花,但顺达口腔始终如一地坚守着“患者至上,医德为先”的初心。开诊25年来,从3台牙椅的小诊所发展为烟台市民营口腔行业龙头企业、会长单位,顺达用实力证明:医疗的本质不是资本游戏,而是技术与良心的沉淀。

  风暴中的定力:抵御资本诱惑,坚守医疗本质

  行业乱象下的清醒选择

  21世纪初,国内口腔行业迎来爆发期,随后十余年资本机构以低价策略迅速占领市场。然而,顺达口腔创始人戚仁才与侯守虎敏锐洞察到行业的隐忧:“低价背后往往是过度医疗或技术缩水,患者可能付出更高的健康代价。”面对资本抛出的橄榄枝,他们选择拒绝:“医疗不是快消品,医生的责任是解决问题,而非制造需求。”

  以技术为矛,以医德为盾

  在行业洗牌期,顺达口腔以“技术差异化”突围。戚仁才带领团队深耕正畸领域,将北大林久祥教授发明的“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推向临床的新高度,以非手术方式解决复杂骨性错颌畸形,为患者节省数十万元费用并避免手术风险。在顺达,医生不会因接诊量或创造的经济效益受到特别褒奖,而是因帮助患者解决难题、收获锦旗与由衷感谢而赢得院长与团队的赞许。这份对技术的执着、对医德的坚守,让顺达在行业中独树一帜,成为患者信赖的医疗港湾。

  患者至上:从细节到体系的温度传递

  “黄皮病历本”里的温情传承

  2022年,顺达口腔发起“寻找黄皮病历本”活动,邀请老患者重访诊所。一位三代人都在此就诊的市民感慨:“从手写病历到无纸化诊疗,顺达的技术在变,但那份用心从未改变。”活动中,老患者不仅获得老友福利,更感受到跨越二十余年的医患情谊。

  严苛标准背后的极致关怀

  在顺达口腔,每个正畸病例需经“三重审核制”:初诊方案、中期调整、最终咬合必须由院长把关。2021年全国正畸病例大赛中,顺达以8例入选作品占据近1/3席位,参赛病例的难度和最终完成度令同行惊叹。而这份严苛,最终转化为患者的安心——数个家庭两代、三代人都选择顺达,只因“顺达医生的每个动作都让人感到温暖与信任”。

  医德为先:从个体到团队的价值观塑造

  “明良知、择良行、做良医”的院训实践

  戚仁才将医德教育融入团队基因。新入职医生必须通过相关专业考核,未达标者直接淘汰;员工若因服务态度遭投诉,院方公开检讨并追责至管理层。这种“刀刃向内”的管理,让顺达在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常年保持98%以上。

  “患者至上”是超越利益的抉择

  曾经面对基础病严重患者执意种植牙的请求,侯守虎院长耐心解释风险,坚持“健康优先于利润”的原则让患者认真考虑;面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戚仁才经常主动减免治疗费,25年来戚仁才院长以单位和个人的名义累计捐赠超200万元。这些故事被患者口口相传,成为顺达最珍贵的口碑资产。

  传承与突破:医者的初心接力

  技术传承:从“师徒制”到全国教官

  戚仁才不仅面对单位医生“如师如母”,更是传动矫治领域的临床明灯。面对正畸科的“孩子们”,她将自己四十余年的经验、技术无私传授;作为首届全国传动矫治技术教官,在全国授课中为成百上千名正畸医生传授临床经验,并带去个人精品病例供学员研究学习。2023年,顺达团队包揽全国传动矫治病例大赛冠亚军,2024年顺达口腔正畸团队4名医生获聘全国传动教官,这一切印证了“技术共享反而成就更大价值”的理念。在戚院长、侯院长的带领下,顺达年轻医生逐渐理解“医者”二字的重量。

  初心不改: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25年风雨,顺达口腔用行动书写了一份医疗行业的“初心样本”:当资本退潮、流量消散,唯有技术与良知能穿越周期。正如戚仁才所言:“医疗没有捷径,患者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奖章。”

  在烟台的海风里,这家本土品牌依然坚守着最初的承诺——任风云突变,我自岿然不动。

初审编辑:姚辉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