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皓月
责任编辑:冯炜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慧 通讯员 赵欣 烟台报道
海阳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省联社“123456”总体工作思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优先解决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业务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质效同步提升。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海阳农商银行积极对接财政、扶贫办、税务、环保、自然资源等政府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党建共建业务合作,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打好基础。在全辖范围内全面推广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工作机制,客户经理每周固定时间到所服务的行政村、社区、工业(产业)园区现场办公,在田间地头、工厂、社区与客户深入沟通交流,为客户答疑解难,普及金融知识,了解金融需求。25支客户经理与前台柜员联合组成的移动金融服务队,利用每周一、三、五下班时间及周末携带移动智能机具下乡为客户办理存贷款业务,将“柜台”搬进了村落、社区、企业、学校,真正将金融服务送到了“家门口”。今年以来,先后与全市行政村、乡镇、社区、事业单位等先后开展党建共建活动186次,106名客户经理累计“驻点办公”9328次,移动金融服务队下乡服务达1012次,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够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
精准对接,突出支持重点客群
海阳农商银行积极加强与农业农村局、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街道办事处、村委等单位的沟通,获取辖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城镇居民、农户名单,分层分类进行逐户走访对接。支行行长、包行部室经理及客户经理利用每周一、三、五及周末重点走访辖内种养大户、农户、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等,重点加大“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强村贷”“乡村好青年贷”等政策性产品的推广力度,在让客户享受利率优惠的同时,全面满足各行业金融需求。自2020年乡村振兴合作协议签订以来,累计投放支持乡村振兴系列贷款126亿元,支持种植养殖户、家庭农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经营主体2.65万户。
普惠金融,提高乡村振兴服务水平
依托数字金融技术,海阳农商银行为百姓搭建了一个看不见的“信用银行”。海阳农商银行在全辖范围内开展“无感授信”工作,农户无需主动申请,无需提供担保和纸质资料,便能获得银行给予的普惠授信额度,随时可在授信额度内,通过手机银行贷到相应款项。“无感授信”让数据跑路,有效破解了农户贷款申请“难”、手续“繁”、放款“慢”等难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海阳农商银行全面精简、优化线下业务办理流程,通过建立限时办结、信贷“四个中心”、无纸化办贷等制度,提高办贷效率,实现最短1天放款。
初审编辑:张皓月
责任编辑:冯炜程